秦松完完整整地将萧易考试中的表现,全部告诉给了刘斌。
而本来刘斌还以为只是这次萧易的月考成绩十分不错,结果刚一开始,秦松就告诉他萧易只花了20分钟就做完了数学考试,他的眼睛顿时就瞪大了。
时间为120分钟的数学考试,结果萧易20分钟就全部做完了?
刚好一个零头?
这是不是有点离谱了啊?
12道选择题,4道填空题,这就有16题了,然后解答题还有5道,这加起来都有21题了,结果20分钟写完,这平均下来甚至还超出了每分钟一道题。
虽然这些题的难度确实没有竞赛题的高,但是20分钟的话,这岂不是看一眼题目就知道怎么做了?
恐怕也就比直接抄答案慢上一些了。
而这还没完,随后刘斌看见了秦松发过来的萧易那张草稿纸,那种惊喜都差点要变成惊吓了。
他这怕是要给他们科大数院招来一个数学大魔王了吧?
两件事情,20分钟写完试卷,以及五种解决压轴题的办法,看上去确实很让人震撼,而作为一名数学教授,刘斌则能够看出更深层次的东西出来。
前者反应出了萧易的思维十分敏捷,拿到一道题,就能够迅速地开始对这道题进行思考,并且想出解决办法,而不像绝大多数人一样,做题的时候,大脑还需要先过滤掉上一道题的思维,然后才能开始对下一道题开始思考,就像是大脑有一个“开机”的过程。
而后者就更加厉害了,能够在一道题上想出五种方式,甚至一种方式比一种方式更简单,这就说明萧易的思维方式十分的独立,能够排除各种各样的惯性思维,从而改变在解决问题时思考的角度。
这一点对于数学来说尤为重要,或者说对于任何科学都十分的重要。
惯性思维,对于科学中一些类似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