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再也没有自己的故土了……
江渉光是想着,就忍不住的打了个寒战。
“算了,别胡思乱想了!”温郁之伸手,拍拍他的肩膀,把他的思绪拉了回来:“听那姓赵的书生胡说,只要变革得当,楚朝定然中兴。北边的蛮子要是打了过来,我们打回去就是了!”
“是,这要是开战了,那还有什么说的,打吧!”沈沁也笑了:“不过这赵渊倒是不简单,年轻人,眼光够准,胆子还够肥。要是他春闱中了,可千万得把人挖过来!”
*********
那日和温郁之去过集思台后,江渉心里就像堵了一团棉花似的闷得慌。中兴一个国家,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却又谈何容易?江渉感觉自己隐约的体会到了温郁之肩上的那份压力。
如今他在温府住了近一个月,身上的伤也好了个七七八八。日子,不知不觉就到了温郁之父母的忌日。
忌日当天,皇上特意下旨,给温郁之放了一天假,还命自己的贴身太监代他来温府祭拜。
温郁之开了温府祠堂,供上父母牌位。从早晨到下午,各色人马便络绎不绝,没个消停。
京城一众官员贵族,只要排的上号的,几乎全来了一遍。温郁之穿着一身白布麻衣,站在正厅接待。脸上始终带着几分适度的哀戚,完美的就像一层面具。
好不容易到了傍晚,待温府闭门谢客之后,温郁之的老师戴恭时如约而来。他看到江渉,愣了一愣,随即慈祥的笑了,评价道:“宝剑出鞘,只是锋芒太盛。”
江渉面上恭恭敬敬的回答“受教”,心里暗骂他倚老卖老。
戴恭时却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似的,摇头笑道:“呵,小伙子还不服气了。”
江渉一哽,无话可说。
见江渉吃瘪,温郁之乐了,忍不住嘴往上翘了翘。
这是他今日的第一个笑容。
戴相并不是独自一人前来,他身后还跟了两个书生打扮的年轻人,差不多的年纪,皆是二十出头。
走在前面的人一张国字脸,一身祭服严严整整,鬓发也梳的一丝不乱。那人绷着嘴角负手而立,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他微微皱着眉的神态,倒和温郁之有几分相似。
戴恭时笑的介绍道:“小侄戴桁,来京城赶考,现在就住在我府里。我想着你们都是年轻人,今日就带他来认识认识。”
这便是让温郁之提携的意思了。温郁之当然明白,立刻上前与戴桁闲话起来。
可在江渉看来,这戴桁严肃虽有,却怎么都缺了几分沉稳。温郁之板起脸来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