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入相不到十日,他便写了《为人上宰相书》,建议宰相要像投石入水那样,听取位卑者的意见。可惜顺宗沉疴难起,在宦官的逼迫下禅位了,新政仅仅施行了一百四十余日,成为国之憾事。宪宗即位,王叔文、王伾当即被驱赶,不久后分别被杀和病逝,刘梦得、柳子厚、韦执宜等八位均被贬为边远下州司马。某也受到波及,姓名在宦官的单子上。当时德宗尚未下葬,身为郊社令,某还要参与布置葬礼,所以宦官暂时没有动手。当年十月十四日,德宗下葬崇陵,某辛苦过度,当晚中风了,不能直立行走,便上书太常寺辞了官,处士叔也罢了太学,雇了车马,星夜回了荥阳。福祸相倚,某生了病,但也避了祸,只是耽误了儿子的前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n
第四章 争解元:如何取得一个科举名额(二) (第2/2页)
李处士说,父亲,快别这么说,能够把父亲的身体照顾好,再把闾巷里的儿童教育好,一家人恬淡平安,一条街琅琅书声,儿子平生的志愿就已经满足了。嵇叔夜(嵇康,字叔夜)曾说,“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儿子跟嵇叔夜想到一起了。
郊社令说,且住,就你会背书,还不如俩侄孙懂事。——话说回来,某和处士叔虽然回到闾巷养身治学,但是宪宗即位后,效法太宗之创业,玄宗之致理,整顿科举,整理财政,重用力主削藩的宰相,在任一十五年,先后削平西川、镇海、河北、淮西等地叛乱,天下自安史之乱后,再度归于一统,时人称之为“元和中兴”。孟浩然有诗说,“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元和中兴,宪宗不需要吾辈帮忙,吾辈也没帮上什么忙。去年,宪宗驾崩,遂王即位,就是当今圣人(穆宗),永贞革新一节终于要翻篇了,只可惜,某这病情越发沉重了,处士叔得闲倒是应当出去走一走,见见人。
处士叔说,父亲说得是。只是眼下兄长停灵在堂,如何安排?还请父亲训示。
郊社令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人已经死了,就要向前看。死去的要入土为安,从简;活着的要入籍占数,从快;孩子们书要读起来,从严。这三件事,你要当成自己的事,全力去办。
处士叔说,都照父亲说的办。李义山母亲流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