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如果僵持到最后,朝廷仍然得迁都,那么主动权就会掌握在淮安郡王手中。相反,朝廷若是主动定下迁都大计,并且安排好一应细节和日程,淮安郡王便没有拒绝的理由。”
宁太后似乎仍然有些忐忑,又看向许佐问道:“许相意下如何?”
许佐干脆直接地应道:“回陛下,此策可行。”
宁太后终于松了一口气,她知道这样做其实很冒险,如果陆沉真有反心且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那么等她和年幼的天子一进河洛,局势便会瞬间失控。
但是换一个角度想,如果因为迁都之争闹到图穷匕见,同样是她无法接受的结果,因为陆沉在战场上的表现早已证明他的强大。
选择前者的话,一者可以向世人表明朝廷对陆沉的信任,二者她可以名正言顺地插手军务上的安排。
“其实之前哀家决定恩赐淮安郡王九锡之礼,也是希望能够做得更彻底一些,让天下人都知道朝廷没有亏待淮安郡王,不过许相的提醒让哀家明白过来,凡事过犹不及,理应徐徐图之。”
宁太后歉然一笑,对许佐说道:“只是还得请许相奔波一趟。”
许佐垂首道:“臣义不容辞。”
宁太后道:“许相当初在定州当了两年刺史,想来和淮安郡王有些交情,哀家记得你们曾经同时上过折子进谏先帝北伐之策,因此你们应该更容易沟通。哀家思来想去,迁都不是不行,但是哀家得知道淮安郡王具体的想法,譬如他对朝廷北迁之后有哪些安排、二十余万大军如何部署、军事院的权责如何厘定、军制是否要改动、乃至江北各地的疆界是否要调整和官员如何调动,哀家想听听他的心里话。”
许佐深知这个任务有多艰巨。
如今的陆沉不再是当初的定州大都督,而是权势滔天的异姓王。
而且以许佐对陆沉的了解,这世上很多人都误会他是一个热血刚猛的军人,实际上他心思深沉尤擅筹谋,若要从他口中弄清楚宁太后想知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