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情形描绘出来,宁太后已然满眼悲戚之色。
她双唇紧抿,凝望着辽阔的天际,沉默许久。
“民生多艰,苍生何辜…”
宁太后语调低沉,哀叹道:“是朝廷对不起这些淳朴的子民。”
陆沉当然听得出来,宁太后并非是在故作姿态。
其实抛开立场上的矛盾,陆沉非常欣赏面前这位既有仁心又有智慧的女子,如果当初李端宾天之后,是由宁太后接手朝廷权柄,大局未必会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毕竟那个时候陆沉只是具备一定程度自保的能力,而非像现在这样已经势不可挡。
他略显沉郁地说道:“陛下,那些读书人经常说百姓苦,可是臣觉得他们未必明白这三个字的真切含义。他们看见的是称量天下的朝堂,看见的是锦衣玉食的权贵,看见的是这座巍峨雄伟的京城,却看不见那些阳光无法触及的角落里,大齐子民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哪怕是在京城之内,吃了上顿没下顿、全家拢共只有几件麻布衣裳的人也不少。”
宁太后因为他的话收回视线,似乎想要看清这座京城真实的模样,喃喃道:“哀家知你所思,新政虽是一剂良药,却无起死回生之灵效,只有一直坚持下去,并且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深入和延展,才会真正改变大齐子民的生活。”
“陛下圣明。”
陆沉这四个字说的情真意切。
“哀家何谈圣明,这都是你的功劳。”
宁太后微微摇头,随即问出一个她藏在心底很久的问题:“北方三州那些挣扎求生的百姓们,至今还有多少人记得杨光远杨大帅?”
这里是卓园。
是当年朝廷赏赐给杨光远的宅邸,虽然他加起来只住过两三个月。
对于大齐朝廷来说,从二十五年前开始杨光远便是一个极少会被公开谈论的名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