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txt_38">轻啖野草不损花,顾惜庭园如珍馐。
此兔如此解人意,挥毫赋诗传千秋。
兔似极喜,双手捧诗,向王禹翔鞠躬致谢,而后携诗跃然而去。自此,兔未再至草堂。王禹翔虽有失落,亦知兔已完成使命,归于天地之间。
数年之后,王禹翔金榜题名,成为才华横溢之士。然国家突遭外敌入侵,王禹翔毅然从军,为将军之参谋军师。王禹翔随将军至雄关嘉峪关,一日,独自出关勘察地形,忽见一白兔,与草堂所见极为相似。心念一动,策马追之。兔疾驰而去,王禹翔紧随其后。不觉已深入敌境,忽见兔影消失,前方隐现敌营。王禹翔大惊,急勒马缰,伏身观察。
归营后,王禹翔向将军报告敌情,并提出破敌之策。将军大喜,依计行事,果然大获全胜。乘胜追击,直至大漠深处,不见敌踪。将军扎营安寨,王禹翔则孤身侦查。行一日一夜,至沙漠深处,忽见绿洲。欣喜策马奔赴,不料一阵香风扑面,王禹翔连人带马昏倒在地。
醒来之时,身边立一美丽女子,着维族服饰,自称香妃,称王禹翔为夫君。王禹翔茫然不知所以,只记得自己被皇上认作干儿,派往西域和谈。不料被西域大汗当作真太子扣押,逼其成婚。香妃浑身散发异香,故人称香妃。自此,王禹翔与香妃生儿育女,共度余生。
临终之际,香妃紧握王禹翔之手,言曰:“吾与夫君同去。”言罢,拔剑自刎。王禹翔惊呼“不要”,醒来却见孤坟一座,坟头白兔一只低头吃草。王禹翔长身而起,白兔见之,飞奔而去,王禹翔追之不及。遂策马而归,向将军禀报敌踪已失。将军与王禹翔皆受嘉奖,然王禹翔心生慈悲,不愿再赶尽杀绝。每战必胜,总留一线生机。皇帝不悦,贬其守长城。
数年之后,王禹翔辞官归故里,皇帝准之。遂返益州成都府,于武侯祠附近建大院而居。院中不种花木,任野草生长。每当夜幕降临,皓月当空,王禹翔常独坐院中,思绪万千。某夜,忆及前尘往事,心有所感,遂写下兔子何时来吃草一诗。
月华皎皎映草堂,兔影姗姗入梦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