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古镇,这岭南的一隅,可真是文化底蕴深厚得很。在咱们龙国,参加宴席送红包那是老传统了,可到了沙湾古镇,这规矩就有点儿不一样了。甭管你给的红包是厚得能砸晕人的十万块,还是薄得跟纸片似的十块,请客的那家都只收你一块钱,剩下的,嘿,原封不动地给你退回来。后来啊,因为这一块钱在市场上难找,才改成了收十块钱,多的还是退。你要是好奇问上一句为啥有这风俗,老沙湾人会拍着胸脯,一脸骄傲地告诉你:“没钱别摆酒!”在这儿,“摆酒”就是办宴席的意思,啥寿宴、满月酒席,还有红白喜事,都得摆酒。要说这其中最隆重、花销也最大的,那还得是婚宴。
何家,那可是沙湾的大户人家,人丁兴旺,有好几万人。何氏家族也是这古镇的老祖宗,文化底蕴深不可测,还是广东音乐的发源地呢。除了音乐,何家人对孩子文艺方面的培养也是下了血本的。何立新,就是地道的沙湾何家人;何珊珊呢,虽然也姓何,但却是外省来的姑娘。不过,两家条件差不多,买房子都得按揭,全款?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所以啊,这结婚宴席对何立新家来说,也是个大负担。要是再掏一笔跟办宴席差不多的钱当聘礼和彩金,何立新的父母心里能乐意吗?好在沙湾古镇的婚俗讲究的是“担嫁女饼”,不是送彩礼,这嫁女饼花销可就不大了。因此,当何珊珊跟家里商量,说想按照沙湾古镇的传统来办婚礼时,何立新一家那是乐开了花,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说起画画这事儿,天赋异禀的天才咱先不提,就咱龙国这地界儿,能提笔画两下的普通人,大抵就分两拨儿:一拨儿是从西方那本素描的诀窍入门的,另一拨儿则是从芥子园画谱里的花花草草临摹起家的。何立新啊,他就是那后者,从小对着芥子园画谱里的花鸟鱼虫描啊画的。所以呢,他的水墨写意画还算拿得出手,但要是让他去捣鼓那些西方精细的工笔画,那他可就真成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水墨写意画这东西,讲究的是一气呵成,后期想改?难!能画好这玩意儿的,脑袋里都得有点儿预判和构思。何立新也不例外,他心里那点小九九,早就开始盘算了。一想到李一杲能在自己婚礼上宣布他当堂主,那心里头的美劲儿,别提了,乐得他差点儿没笑出声来。
何珊珊瞧他那得意样儿,忍不住白了他一眼,笑道:“嘿,这还没正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