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里有人提出,云国公不肯收下清平镇,应该是因为清平镇隶属于建平县,云国公不想过于刺激大周朝廷。
这个推测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
但人都有向强之心,尤其是玄真县被云国公攻占后,一天一个样。
大批的粮食被运进来,到处都在招工,一天五文钱,包两顿饭。
钱不钱的无所谓,关键是包两顿饭啊!知道东西的粮食有多贵吗?做一顿饭多费柴火呀!
很显然,云国公下血本了。
不怕亲戚受穷,就怕亲戚富裕了,自己还在受穷。
眼见着玄真县里的老百姓抱上大腿,即将过好日子,附近的老百姓们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啥也别说了,他们决定搬家!
清平镇也是如此。
镇长一看,立马急了,本来镇子人就少,一个个还全逃到玄真县去,完蛋!
镇长连着给云国公写了三四封信,信里头哭哭唧唧地要投靠过去,但还是被云国公婉拒了。
最后是一个经常在食肆吃饭的道姑,给镇长出了个主意。
让镇长写信求援,以来清平镇想通过锁链桥去玄真县的百姓太多,对清平镇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为由,请求云国公派人过来帮忙,尤其是锁链桥,本来就被贼子弄坏过一次,要是再被弄坏,后果不堪设想,恳请云国公派人守护锁链桥。
镇长的言辞真挚,理由充分,云国公果然没有拒绝。
云国公既然答应帮忙了,自然不会敷衍他们,派来的全是云州士兵和百川书院的学子。
镇长泪眼汪汪,觉得道姑当时说的话太正确了有没有名分,要什么紧?守护清平镇的是云国公的人,管理清平镇的也是云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