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法定的帝国首都,它的安危对整个帝国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不仅如此,对于这次工人发动的起义显然已经超出所有的预料,沙皇政府已经意识到几十年来的俄国革命发生了重大变化,革命者不再是单纯的游行、罢工,而是拿起了武器走上战场。有了武器的革命活动那就是一场战争,布尔什维克不宣而战夺得了彼得格勒,这不是先发制人这么简单,而是带来了全国性的震动作用。
革命往往都是一股火焰,这股火焰如果控制的不好,不能在第一时间内扑灭,那就会如同决堤之洪流、脱缰之野马一样,转瞬之间就能席卷全国上下。
彼得格勒只是一个突破口,它让全国所有对沙皇政府不满的人看到了希望,在未来几个月内必然会有无数仿效者发动起义,并且这些人都会采取武装暴动的形式。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更多的城市遭到沦陷,到时候才真正是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正是因为这件事,才最终让尼古拉意识到问题严重性,不得不立刻与中国取得联络,商谈停战议和的事情。他希望能尽快抽调在乌梁海附近的军队返回国内,集合足够的兵力镇压这场武装起义。
而沙俄目前国内的处境早在彼得格勒起义发生之前,就已经让中国特工获悉。
之所以是在起义之前,是因为中国特工经过大半年时间的潜伏,好不容易混入了布尔什维克派内部,对彼得格勒发动武装起义的消息了如指掌。
中国情报部门认为这是激发俄国内部矛盾的一次好机会,因此没有把这个消息提前透露给沙皇政府,甚至还暗中资助了一些布尔什维克人士,帮他们牵线搭桥策反士兵。
到了五月十五日,就在沙皇政府一边忙着镇压国内起义,一边苦苦等待中国消息之际,中国方面自然而然顺水推舟,在回复电报中提出沙皇政府必须给予资产阶级人士参政的机会,并且点名要求只与克伦斯基谈判。
尼古拉二世迫于无奈,只好宣布释放政治权力,让出由皇族成员掌握的内阁三分之一席位,正式任命克伦斯基为外交部部长,并惺惺作态的邀请国家社会工党总理马尔托夫担任工商部部长。他要求克伦斯基再次赶赴中国,尽快谈妥中俄停战议和的情况,同时也希望借助马尔托夫在国家社会工党的身份,缓和国内武装起义的气氛。
就在这份政治命令下达之后,属于社会革命党的沙俄开明贵族立刻组成请愿团,在内阁新上任的几位资产阶级部长支持之下,向尼古拉二世提出了一份国家改革的建议书。请愿团详细陈述了各国革命的始末,认为沙俄皇家政权目前正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