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连赵燕君都没有把握。
第二日一早,当瑶持醒来的时候,身边的赵燕君已经不在了。
桌上放着一碗粥,隐约还冒着热气,瑶持下床走到桌边,握着勺子喝了那么一口。
太咸了。
瑶持低着头,忍着心里头的苦涩一勺接一勺地喝着,他从未如此急切地吃着什么东西。
那么难喝的皱,市集上哪会买的到。
山间的村庄僻静安宁,瑶持终日与琴书相伴也不会觉得闷。少了从前的歌舞升平,一切仿佛是回到了原点。
前方的战事时胜时衰,一年多都没个了结,瑶持偶尔去镇上采购粮食的时候,也会听到街上的人讨论着这事,他从不主动打听,也未留神听过,对他而已,赵燕君说他会回来,那就足够了。
战事一拖就拖了快两年,一直到第二年年末的时候,才以上卿大夫弃城而逃而了结。
街头巷尾到处都传着各式各样的流言,大街上贴满了皇榜,每一张都写着赵燕君的名字。
茶楼小二说,这赵燕君说不定早死在漠口了,青军打了个败仗,正好拿他当借口。
白衣书生说,这可未必,你想呀,那赵燕君向来狡猾,怎会这么容易就被算计,说不定早和夏国密谋,如今都在夏国当大官了。
茶楼老板也来插一句,赵燕君怎么说也是老丞相的孙子,年纪轻轻就官拜上卿大夫,将来前程可想而知,有什么理由跑去夏国?
七旬老翁说,这你可就不知道了吧,前些年老丞相不是大张旗鼓地要帮他谋门好亲事,可偏偏那赵燕君死也不肯娶,老丞相早放出话来了,只当没这个孙子。
卜卦文生摸着把长须,叹气道,恐怕这赵燕君此次是凶多吉少了,像他们那样的公子爷即使侥幸逃出来,也难保不死在路上。
瑶持站起身,放下碎银就匆匆离开,只听到小二囔囔道,
“公子,你还没拿找钱呢。”
青歌坊是这镇上小有名气的乐坊,里头的歌女个个有一副好嗓子,只卖艺不卖身,一到傍晚就能听到那楼阁上传来的歌声。
“人生匆匆数十哉,一世浮华如梦。”
那歌声婉转悠扬,绕梁三日,仿佛是看穿人世般的感叹。
是啊,人生在世不过几十年,赵燕君如此贪图享乐的人,怎会舍得就这么死了?
路过摊子的时候,瑶持停下步子想买几个包子,却听到身边两个小贩闲聊道。
“你听说了没有,皇上把赵府都封了,府里的下人们都被发配到边疆了。”
“怎么可能,不是说皇上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