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txt_96">通过黄门,把“饥饿”、“柳神”找出来。
血井与神启彻底融合,属于有人欢喜有人愁。
周玄自然是欢喜,井子有了新的“塑神”手段,虽然他还不知道这手段有什么用。
愁的人,则是井灯。
南山大街的东隅处,有一座山,称为“鸣山”。
鸣山的“鸣”字,取得很文雅,实则这山在兵荒马乱的年月里,是明江府出了名的乱葬岗,山内处处都是野坟包,传闻到了晚上,入山便能听到鬼泣魈叫之声。
鸣山多鬼祟,没什么人敢入山,但山中最深处,却有一座大庙。
这间大庙,非佛,非道,非巫,上书三个字——血井庙。
庙中,没有神像,数根庙梁之上,悬挂着数不清的尸体。
尸体双手被屋梁上垂下的铁链捆住,因为时间久远,这些尸体又做过防腐处理,日日夜夜由大风吹干,原本的血肉之躯,竟然有了石玉之感。
风灌进庙中,将尸体吹得摇摆,尸体与尸体撞上,会发出“叮当”脆响。
庙顶垂尸,庙地则为祭坛。
祭坛呈圆形,直径数十米,祭坛的地面,由工匠雕刻出了数千个异鬼文字。
寻常时候,信徒会在祭坛里灌入大量的血液。
血将祭坛淹没,成了一个血池。
血池将祭坛底部的异鬼文字,尽数遮掩住。
但今日却不是这番景象,
此时,血池尽干,祭坛底部的异鬼文字,已经消失了大半,剩下的小半文字,也随着时间推移,在加速消失。
数十个信徒,围在祭坛边上焦急,尤其是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