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的太过,很多事情都没有捋顺,杨承业此时根本无心关注其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官员任用上。
杨承业第一步先组建了内阁。
陆文渊为内阁首辅。
林展为内阁次辅,兼任吏部尚书。
李文春为内阁辅臣,兼任户部尚书。
郑玉林为内阁辅臣,兼任礼部尚书。
秦敬为内阁辅臣,兼任工部尚书。
之所以要让李文春入阁,是为了安抚太平军的文臣武将。
虽然杨明昭是自己人,但是太平军的官员们心里难免还是有所担忧,让李文春入阁,就代表着杨承业的态度,不会排挤太平军的官员。
不只是李文春,杨承业还将太平军的不少官员调到了朝堂上,当然更多的官员被他调到了陇南和陇西。
别看太平军内部有点草台班子的意思,但是这些年杨明昭却是培养了不少能臣干吏。
这个能臣干吏有着丰富的分田经验和地方管理经验。
以前只是官职低一些,而现在杨承业给他们升官了,正是他们一展所能的时候。
杨承业的态度很明显,大批任用重山镇、辽东和太平军的官员,将投诚的官员全部调回京都,先不给他们安排官职,让他们先闲着。
杨承业也想像太平军那样分田,同时他还要对以前的官员进行甄别,能用则用,不能用的就不用,至于那些作恶多端的,自然免不了惩处。
只是因为现在各种事情千头万绪,杨承业需要一点点捋顺才行。
而随着杨承业一点点捋顺朝政,当今大荣的局势也越来越明显了。
建兴七年,不对,建兴帝已经死了,大荣已经覆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