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马上将电文拍发!”
“是!”作战参谋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赵维汉在这两份电报上使用的措辞是截然相反的,发往24旅的电报打的是感情牌,发往27旅的电报则是以长官公署名义公事公办。
李杜和吉兴这两个旅长都是东北军元老,年岁在五十出头,李杜曾经是龙江督军吴俊生的手下,曾因招致吴俊生而下狱,最终被张大帅放了出来。
张大帅对此人有活命之恩,并且此人为人公正,对待下属宽和,九一八之后率部抵抗日军,最终转入苏联境内。
回国之时正好是1933年,当时张少帅也拉稀跑肚了,由于不是嫡系的原因,此后一直被闲职。
吉兴此人满清皇族出身,当初被清廷选派至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回来之后正好赶上辛亥革命,此后一直在奉军27师任职,27师出来的都是老张的嫡系。
此人与满清遗老遗少组成的总社到纠缠不清,态度也是摇摆不定,所以赵维汉以长官公署的名义对吉兴多加督促。
偏偏不巧的是,现在令出两地,张作相才是吉兴的顶头上司,而张作相也有意只在延吉布置24旅、27旅与日军交战。
延吉西边的蛟河则是有吉林省防军第二旅,再往西的省会永吉目前是兵力薄弱状态,最西边长春则是重兵把守。
这个想法不能说是错的,相反赵维汉非常赞同,只要混成第三十八旅团第73联队抵达长春,那么补给线将会大大拉长,同时日军沿途占领的城市要不要分兵驻守?
要知道吉林的适龄日本男性大多集中在长春,小鬼子可没有补充兵力的人员。
现在赵维汉就担心投靠日军的当汉奸的太多,再给日军免费送上一批武器弹药,那就扯淡了,好在东北军目前列装的步枪几乎都是七九口径。
长春战事结束之后,张作相并没有让长春东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