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主,你六贼内蕴有神魂之光。”
正当李易在心里转着念头,跃跃欲试之际,对面那异域僧人再次开口:“但若要问道心之意,当褪去神魂之光,以意行律,直面诸邪,此乃妙之…”
“不急。”李易斟酌片刻,出言道:“一看大师就是有道高僧,定是佛法高深,我自小便喜好佛法,也曾寻高僧求教,奈何诸事缠身、客观限制,总是不得其法,今日见得大师,总算是有了机会。”
异域僧听闻,神色平静,但眼中透露着问询之意,停下口中言,道:“你既来此,不借机问心,则机会稍纵即逝。”
“问不问心的,都是小事。”李易义正言辞,阐述自理:“万事万物、万般法理,都要用到实际,才有意义。如大师这等高人,佛法高深,你跟我讲经,我资质愚钝,一时难以理解,可如果知道了大师的生平事迹,借鉴模仿,纵然一时不明,可做的多了、久了,其义自现,所以知先贤之事,比问自家一心,可重要多了!”
“哦?”异域僧有了神色变化。
“敢问大师高姓大名?何方人士?生前…生平如何行佛家法、渡世间人?”李易终于图穷匕见,问话的同时,心弦紧绷,静静期待,亦将心思缠绕在众建传记与心中书签上。
异域僧神色如常,不疑有他,就道:“贫僧汉名安日巡,若以天竺音言,则为‘什摩流’,算是苦修一道,周游汉地,追寻佛理,但并无多少事迹流传,便是有一些,也如古之残篇,鲜有人知了。”
李易奇道:“我听大福先寺的法师说,您乃天竺遮娄其皇族出身,修佛百多年,精通炼体之法,铸毗尼母珠,藏毕生炼体之功,那玄功可诸法不侵、可灭诸恶法。能传出这等名号,理应不是籍籍无名,为何没有事迹?”
异域僧道:“贫僧年轻时,佛法不精,只求金刚之术,好勇斗狠,仗着天生神力,修持金刚密续法,得灵山金刚传法,滋生三世之力,成金刚降魔法,纵横天竺。”
“可惜,肆意而行,终为众所迫,远走吐蕃,却还执迷不悟,依旧争斗不休,最终重伤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