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辈既生于世,当不寄托于虚幻,不托避于山林,唯视前路,勇猛精进,磨砺真心,方可前行。”
他不卑不亢,亦不畏惧,一番论述后,对李易道:“李郎君尚且年轻,听先天真人说,你赤子之心,于世间多有不明者,既如此,更不该托于出世之法,即便能修得神通,但囤于一人之心,不见人间广阔,难窥化境!”
说到这,颜阙疑见李易面露沉思之色,话锋一转:“我学宫根植于百家余韵,依托神州万里,入则有万卷典藏,出则有万里河山!便想去官场走一遭,体会人情百态、调理山河阴阳,也是可行;亦可行兵家事,杀胡灭国,真有武勇,能封狼居胥也未可知!这些也是修行,还有诸多助力。”
李易点头道:“万卷典藏、万里河山,入则为相,出则为将,调理阴阳,饮马河山,着实令人向往…”
颜阙疑当即精神大振。
他本就因李易参悟了书圣帖、凝聚了华彩文思,认定要将李易引入学宫,结果佛道两家的顶尖人物突然跳出来抢人,又是焦急,又是进一步认定了自己的判断!因此一开口,就拿出了学宫的底牌!
底蕴与人脉。
百家余韵,千多年的积累,以及如今遍布各处的儒家弟子,但凡想要在大唐有一番作为的人,不可能不心动。
李易自是心动的,不说学宫中的诸多典籍、孤本,就说再过几年天下大乱,若能得学宫之力,说不定有办法能延缓。
以他前世的经验来看,如那安禄山之流,或许是大乱的引子,但轰然炸响,河北纷乱百年,绝不是一朝一夕、一人带头便可成,怕是早有了诸多火山在暗地里积蓄,所以能延缓,却难以根治。
至于说利用前身的身份去利用皇帝之力…
若李易没记错的话,在各种影视作品中,李隆基都是放任李林甫、杨国忠等人将自己的太子往死里欺负。
太子尚且如此,何况其他?那可是从无数政变中走出来的皇帝,防儿子防得死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