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终于忍不住问:“两位说了这么多,却不曾提及安宗庆到底是写了个什么?”
“是老夫疏忽,忘记李郎君不曾听得此事,安宗庆写的是胡汉之事,名为百族东渐。”颜阙疑告罪一声,接着就道:“安庆宗胡儿出身,却又精通儒文经学,所谓经世致用,学以治世,此子长于边疆、身为胡后,在胡汉之事上尤为擅长,所以他写的胡汉之事才能入圣人之眼。”
“这安宗庆是个会揣摩人心的,身后或有能人的,皇帝的心思被他把握住了。”
先天真人则道:“最近几年,北边的东支葛罗禄、回纥、突厥乱战不休,各部但有损伤,便扰边关、劫百姓;西南亦不宁静,有黄氏、周氏、侬氏等为寇作乱;就连西域都有几族归而复叛,反复无常,正让皇帝头疼,此次千秋节上本是问诸族风俗,被安庆宗抓住机会,奉上一篇说胡汉相合的策文,可谓恰到好处。”
颜阙疑点头道:“边疆事乱,吾辈亦受其扰,因此安宗庆这篇文章一出,立刻简在帝心,而后圣人传于各方,又让各处皆言此事,广开言路。吾学宫传自百家,为儒未将,经世致用,岂能落后于一胡儿?是以各方摩拳擦掌,要压他一头!甚至招纳读书种子,要寻这方面的人才。”
李易听着听着,终于有几分历史频道的感觉了,当即问起:“所写为何?”
安家是作乱头子,所写文章很值得警惕和研究。
“说的是因大唐繁盛锦绣,鲸吞百族人杰之事,且列出皇帝诸德,方能以文治而纳百族之贤。你若有兴趣,可让老颜给你誊写一份送过来。”先天真人说到这,又提醒道:“边疆之事繁杂多变,不是你擅长的,你如今有锦绣文思,又念合书圣,入学宫已是板上钉钉!这些个事让其他人操心吧,无需攀比。”
李易点点头,忽然心中一动,问道:“话说回来,若是无人写的比这安庆宗好,未来制定边疆之策时,是否会以他的思路为主?”
先天真人想了想,道:“怕是不止如此,安禄山就在北疆,未来说不定是安庆宗制策,安禄山推行!”
李易一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