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大牢探视阿勒斯。阿勒斯仍是一身傲骨,半点没有被俘之人的畏缩惧怕。德晔和郝周感叹之下,也深感阿勒斯是个不好处理的硬点子。果然,当德晔要求阿勒斯退兵并且赔偿大周损失,阿勒斯竟想也不想的一口回绝,并表示,自己在米坦早就立了太子,若是他回不去,就由太子继位,继续攻打大周,并且要求大周割让十五城,并岁岁进贡,方才同意退兵。对于阿勒斯的强硬态度,德晔又几分恼火,郝周倒是并不意外阿勒斯这样的反应,反而对着德晔使了个眼色,让他暂时出去,由自己再和阿勒斯聊聊,并让他准备纸笔。德晔对此颇感惊讶,但仍是选择相信郝周。
刻把钟后,郝周拿着阿勒斯亲笔书写的国书从大牢走出,德晔迫不及待地看了一下国书的内容,震惊不已地望向郝周,说不出话来。这国书上写的竟是阿勒斯自愿退兵,并赔偿大周的一切损失,同时在其有生之年不会再出兵攻打大周,愿与大周结成友好条约。虽然没有米坦国玺,但有阿勒斯的血手印,可信度相当高。郝周不言,似乎没有意愿解释,只说了一句“尽快通告两国停战,盖玺。”德晔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立刻派人去米坦阵营宣读了阿勒斯的旨意,让米坦尽快退兵。
据史载,永昌之乱结束的原因似乎是一个对米坦国主阿勒斯极为重要的女人,米坦国内对此骂声一片,在阿勒斯回国之后,国内动乱,花了许久的时间才将叛乱镇压,但国力大伤,已然没了精力再来对付大周……
作者有话要说:本来估计这本书可以在3月底写完,不过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恐怕是不可能了。又碰上了考试,唉,写个文当真是一波三折啊。今天正好看见站内有个同人作品展之类的活动,于是兴冲冲准备参加,因为这本写完就打算写本关于《十二国记》的同人,结果一看,发现要在3月20号之前写满5万字,抖了抖,发现不太可能,虽然大纲是早就想好的,不过尚没有仔细研究过《十二国记》的小说版,加上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动画我很是喜欢的,不想瞎来来,最后决定放弃,等我这篇写完,仔细研究过之后,再开始写。也许文风会偏悲一点,不过结局肯定是好的,到时候还请大家要继续支持我哦。^3^
☆、分忧,命不久矣
米坦退兵的消息像野火燎原般很快传遍大周,不论是朝堂之上的官员,还是普通百姓,无不欢呼雀跃,齐称大周威武。官员们纷纷要求将早前到达的米坦国书呈堂,但被太子以交由庆帝预审,尚未盖玺为由,拒绝了大臣建议,大家虽然颇感遗憾,但国书这东西毕竟重要,需慎重处理这道理大家也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