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县城靠着秦淮河,沿河滩涂密布,渡口众多。有的渡口是运人运货的,有的则只给渔家修船晒网。
孙长庆生于此,长于此,对县城内外的环境极为熟悉。
周青峰没经住其鼓动,跟着他跑了出来。两人不敢在城里待,到城外黄埠村,寻了个渡口边的小酒店。
“城里的酒楼茶肆都要缴税,更要打点各路毛神,售卖的东西好坏不说,价钱就高不少。
这城外小店虽偏,却能少交税银,少些麻烦,没那些乌烟瘴气的肮脏事。
此类店家专做回头客生意,于食材手艺上不比城里大店差,价钱却便宜大半。”
黄埠渡口的小店甚是简陋,前棚后屋,就一张桌。卖酒的是个老翁,竹子做的酒提,伸进酒坛里舀酒。
酒坛边烧了个小炉,架了把铜壶温酒。火一烧,酒香四溢,来客未饮先醉三分。
河边鱼虾多,现捞现宰,葱姜就在田地里摘,抓一把,洗洗就下锅。热油爆炒,鲜香扑鼻。
几只鸡鸭围着灶台转,啄食丢出来的鱼鳃鱼肚,剩饭剩菜。
若有食客要吃,便是鸡鸭们倒霉,抓来一刀放血,丢进热水里褪毛,快刀切了,或炖或炒,两三刻钟就能上桌。
店小客少,饭菜却佳。有江风渔歌相伴,三两好友坐下对饮,倒也潇洒自在。
孙长庆与老翁颇为熟稔,来了就打招呼道:“阿叔,来一壶黄酒,一只鸡,新鲜的鱼虾尽管上。”
老翁神情一怔,满脸嫌弃,不忿道:“你这混球来我这做甚?上次的酒钱还没付呢。”
“付的,付的,这次有钱了。”孙长庆嬉皮笑脸,对跟来的周青峰道:
“这是我本家阿叔,看着我长大的。别看他年纪大了,酿酒做菜的本事是真不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