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而且年俸禄虽没秦王高,但一年也是有五万两的。而想回封地的自个儿回去就是,皇帝还大方的送了回礼。
秦王在下面私下里算了一下,亏!那几个自请留在京城的郡王所属封地,那个叫穷!一年干死收入提成也没十万两,这下子坐着什么都不做都有五万了,多会想事儿啊。看来城南的地价又得涨了。
太子才七岁,在和秦王授课也就是聊天的时候问了一些问题。
秦王的授课实质上九是聊天,虽然封了太傅不过正经上课的事儿他做不来,他自个儿打小也没怎么认真上过课。太子还有其他太傅教着,每天也不过找秦王聊那么个一个时辰。
太子问的时候,皇帝也在旁边。
问题有很多,首先的
10、御宴 。。。
问题是宁王、瑾王为什么跑得那么快,诞辰后连家宴都不参加。
秦王弯着眼笑,笑得很不怀好意的说,“他们两个丫,被我给吓跑了。”
太子不解,问,“二皇叔什么时候吓他们了,我怎么不知道。”
皇帝在旁边骂秦王,“那些见不得人的心眼别教给太子。”
秦王扒在太子耳边说,“等明日皇帝不在了,我再告诉你。”
11
11、高玄礼 。。。
近年关,宫中传出淑妃有孕,皇帝大悦,赐珍宝不计。
秦王在秦王府听到消息,只是淡然不语,该喝酒就喝酒,该吃饭就吃饭。至于这戏,唱到哪就是哪。
泰和帝千方百计防着自己,可这棋下到现在不也是要启用自己的人?淑妃之三哥,也就是自己的发小——范振,封郡王,也就代表着范家要重回朝堂。这武将已经有了人选。
如箭在弦,弓满即发。
自己大可在旁边坐山观虎斗即可,反正这江山不是自己的,自己现在也了没兴趣,会变成什么样和自己没有一丝关系。
礼部尚书高玄礼上书曰,秦王行冠礼多载,如今更是开衙建府,为大宁皇室皇室血脉开枝散叶理应大婚。
这本奏折,合理合情,挑不出一点错处,偏偏泰和帝压中不发。
礼部尚书见皇帝不理,便在朝堂中直接将此事提了出来。百官这才发现秦王业已二十岁,府中却无一妻一妾,更不消说子嗣。百官开始蠢蠢欲动,那些个家中女儿没被皇帝选中的更是面带喜色。既然进不了宫,能进秦王府也是不错的,而且还有可能是正王妃。
泰和帝神色未变,只是远远的懒懒的看朝臣们的面色。
看到秦淮之吃瘪的感觉很好,因为秦王年纪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