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怎么看都不像是放了很多年的纸。这是什么时候写的?”
“二十年前。”我没有因她脱口而出的话感到讶异。反倒是被困在上一句模棱两可的答复里。“但这确实是imitation。”她又交代,好似无奈且略含歉意地笑了笑,“这是我写的,我拿不到真的,所以根据对它的印象复制了一张。像这样的假货还有不少。老师您相信吗?字迹虽然出自我手,但我只是个仿造者,里面的内容依然是货真价实的。”
“啊……”我凝视着桌子上的彩sE塑料收纳袋,首先想着弄明白这里面装的信件原件到底出自谁手。她说“是柏小姐的信”,究竟指信是从柏瑜手里拿到的,还是柏瑜写下了这些东西?这个问题不难Ga0清楚。根据她迄今为止对g0ngnV士的描述,我并不认为g0ngnV士会写出这样的东西。有了看信件的cHa曲,我不再点燃衣兜里只剩下小半盒的香烟,搭在桌子上的手指形同空荡荡的笔架叉。我自以为自己“喀哒喀哒”轻敲桌面的手指听来没有很吵,猛然发觉她的视线锁在我的手上——抑或是我半低垂着的脸上呢?她摆出一副有所期待的神sE,于是我不得不接着说:“不太高明呐。”
“您这样说,那的确也只是很普通的信而已。”我为她没有会错意感到欣慰——我指的是她没有把我说的“不高明”理解成是对她字迹的评价。也许换个人我就不会这样说。即便是针对此类并未牵涉到本人人格的客T的评价,有人也更喜欢听溢美之词,尽管那全然是虚伪的。
“这封信有什么特别的吗?特别到值得你Ga0出一份imitation?”我猜她不会再拿出其他仿制品逐一给我看,如若她带来了别的,理当会将它们统一装在一个收纳袋里。虽然绝大部分人不理解“效率”这个词的含义,甚至愚蠢到故意去吃放馊了的隔夜饭,但她选取上面那封信件作为“唯一”,自然该有她的道理。的确,以文学作品来评判绝对算不上高明。有些地方含蓄,有些地方则露骨非常,像是“故意惹你生气”一类的表达又幼稚得令人发笑。我不免再次忆起给你写的那封信——那时我还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学生,也曾思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