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源不断前来投奔延安府的苏学会学子解决了一个重大的问题,便是延安府走什么路线的问题。
一般的起义势力在占有一块大的地盘之后,势必要面临一个问题,便是要依靠谁的问题。
有些农民起义,当他们占有地盘之后,便需要有人帮忙治理领地。
而一般来说,农民是缺乏这个能力的,最终只能依靠世家地主来治理。
最后政权看似掌握在起义者的手上,实际上还是被世家地主给篡夺。
若是没有苏学会的学子源源不断的涌入,那么延安府一样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毕竟要培养人才至少需要一二十年的时间,而延安府根本没有这个时间,随着领地的急遽膨胀,当下就需要海量的人才去填补各个岗位。
若没有这些学子进来,苏允这边便不得不任用延安府地主豪绅来治理延安府,而也会因此失去对基层的掌控。
而对于延安府来说,失去对基层的掌控,便意味着失去了大规模调动力量的能力。
对于他们现在要以一府三十万民众、六七万军队的力量去对抗三个大国的境况来说,几乎是必死之境!
然而源源不断前来的苏学学子让苏允没有了这个顾虑。
苏学学子被安排进六房以及下面州县乃至于乡镇进行历练,在静塞军的协助之下,他们替延安府牢牢把控住延安府的基层。
当然,延安府的豪绅地主自然不会束手就擒,他们一样通过手上掌握的土地、产业以及人口明里暗里对抗延安府,但苏学会的学子可不是吃素的。
苏学会学子可不是普通的书生,苏学会传播的知识可是真正的治世利器。
苏学会学子擅长社会管理学、经济学等等真正涉及社会运营本质的东西,怎么会被豪绅地主所哄骗。
苏学会学子通常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