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在经济领域,延安府积极鼓励商业发展。
延安府颁布了一系列的商规条约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制定公平合理的交易规则,保障买卖双方的权益。
在延安府城,新建了多个大型集市,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商人前来贸易。
在延安府内,撤去原本所有的收税关卡,打通阻碍商业的各个堵塞的点,务必让延安府成为商业的热土!
苏学学子们还运用经济学知识,指导商人开展多元化经营,发展特色产业,如延安府的畜牧业、手工业产品逐渐在市场上崭露头角,远销各地。
为了促进贸易的繁荣,苏允下令铸造货币,方便商品交换,进一步推动了延安府经济的发展。
当然,现在延安府肯定没有办法使用自己的货币,但没有关系,直接印大宋的铜钱就行了,这个钱大家都认。
当然,这些举措的前提,是延安府自己开办了大量的官办产业,在保障延安府自己的官办企业占据主体位置的时候,民间资本的蓬勃发展才是有益的,否则反而会成为摧毁延安府的主力。
而文化教育上苏允也没有放松,延安府加大了对学堂的投入。
不仅在延安府城扩充了原有的学堂规模,还在各个州县、乡镇兴办新式的学堂,让更多的孩子,尤其是寒门子弟有机会接受教育。
学堂里,除了教授传统的经史子集,还增设了算术、地理、物理等实用学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苏学学子们亲自担任老师,将苏学的理念与知识传授给下一代,为延安府的未来储备人才。
这般一来,在苏允的带领下,苏学会、静塞军的努力之下,延安府快速的稳定了下来,并且以极快的速度产生了一种经济复兴、文化复兴的迹象。
而打败西夏嵬名阿吴之后,梁乙逋似乎对苏允产生了畏惧,竟是没有再敢派遣大军前来攻打延安府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