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早朝之后,皇帝将李承勋唤住,让李承勋随他在宫中随意走走。
李承勋虽拿不准皇帝在想什么,但也不能拒绝。走了一会儿,到了麟德殿外,皇帝忽然说道:“太子自回宫以来,政绩斐然,朕很是欣慰。”
李承勋听后忙道:“都是父皇教导有方,朝臣帮扶,儿臣实在惭愧。”
皇帝笑了笑,转头看着李承勋,“近日总有人给朕上奏,让朕将尚书令一职授予你……”
李承勋听到此处大骇,惊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千防万防,竟没有料到那人还有这么一招。
大唐中央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台,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门下省掌封驳审议,尚书省职责为执行,同时掌控六部。虽然三省看起来互相牵制,但实际上最为位高职重的便为尚书令一职。
尚书令位高权重,自隋以来基本不设,再加上太宗皇帝为太子时曾任此职,自他之后再没有人敢任尚书令一职,故而便只有左、右仆射代领尚书省事。
而太宗皇帝任此职时,是在玄武门兵变之后,高祖皇帝大权旁落,朝中政令皆出于东宫。太宗皇帝趁机扩大东宫的权力,并创制了十率府,詹事府,未出一年,高祖皇帝便不得已退位,成为了太上皇。
此事大唐朝中上下无人不知,太子任尚书令,那么便意味着离皇帝退位不远。
但是如今,李承勋的势力与当年的太宗皇帝是比不了的。
太宗皇帝成为尚书令时,已经杀死了隐太子、齐王,又逼走了凤王,朝中内外皆是太宗幕僚,宗亲之中根本无人能与他相博。
而李承勋至今只是有了军功,朝野之中,对他不服的还大有人在,而长安禁军只也掌控了三分之一,根本没有站稳脚跟。
所以现在奏请睿宗皇帝授予李承勋尚书令一职,只有一个目的,便是离间李承勋与睿宗皇帝,让睿宗皇帝更加的忌惮李承勋。
皇帝接着说道:“朕以为这提议甚好,正想与两位相国商议此事。”
李承勋听到此处,立刻跪了下来,说道:“儿臣年幼愚钝,见识浅薄,难当此重任!”
皇帝低头看了一眼,冷哼一声,说道:“太子太过自谦,你手上的那些府兵,还有那东宫的幕僚,怎能说担不起此任?”
睿宗皇帝说的是气话,他此时必然认为是李承勋鼓动朝臣呈上那些奏折,图谋大权。
帝王历来是疑心最重的,历代皇帝对太子的猜忌都没有消减过,李承勋如今有此实力,皇帝如何不怀疑他有不臣之心。
“朕年纪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