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甜甜的杏仁豆腐时候,可能会忍不住也想请那个孩子过来喂上一勺。过多的情意或许是不会表达,或许是干脆没有。
就是在眉妃生下皇子的那一年的几乎同时,尚涟府邸上的一个宠姬也生了孩子,不过是个女儿,尚涟给她起名叫做“尚瑶碧”。
只是一个庶出的孩子而已,又是个女儿,若不是因为之前连得了三个带把儿的儿子,头一次见了闺女,尚涟大约并不会为这个孩子多多上心。尚桅、尚桴和尚槎也对于自己多得了一个妹妹没有特别的什么概念,只是觉得没有见过这么小的女孩子,粉粉的倒是挺可爱,别的感觉就没有什么了。
等这个小女孩从摇摇晃晃的迈步到走了稳稳当当的时候,又是一年多的日子过去了。小姑娘的声音和她的头发一样又细又软,就像煮的软烂的赤糖苹果泥,蘸着糯糯的米粉,对着三个比她大了不少的男孩子唤着“哥哥”、“哥哥”。
尚家的规矩一般,嫡出和庶出之间的隔膜并不大,所以小姑娘既然开了口,也并没有人不搭理她。兄妹几人的关系倒也和睦,过了十岁的尚桅偶尔还会抱抱这个孩子,不很娴熟的逗逗她笑。
转眼间尚瑶碧已经两岁了,所以时间慢慢的就流到了尚桴和尚槎兄弟两个六岁的那一年。六岁的男孩子,正是“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的时候,但是这两兄弟都不算太调皮,都是能读书的好苗子。
其实把这兄弟两个送到宫里做伴读,也是好事一桩,毕竟尚桅就是皇子们的伴读中的一个,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有个照应是不错,对尚家的势力也有好处,况且皇子们的西席还是尚澜,亲叔侄自然是会好好照应,而况,有幸和皇子一起读书,将来学所成就的两人,必然是青年才俊,人中龙凤。
可是令尚涟不禁忧虑的现实是,尚家如今是世代皇商,早先也是以生意起家,倘若自己所有的儿子都送去了书山里面苦读,那岂不是没有人接替自己的产业?
“老爷,这你有什么好担心的?孩子们若是能出将入相,加官进爵,岂不是比这锱铢必较的生意人强上百倍?产业之类的有什么好顾虑的,尚澜的家里不也有几个儿子吗?都是本家,不要紧的。”尚夫人一语道破梦中人似的提点道,“而况我看咱们的孩子哇,哪个都比不上您的本事,可别再败了家业。”
尚涟觉得有理,点头称是,决定还是打点一番,能把两个儿子送去皇宫做伴读才是正事,而且眉妃也正有此意,希望有表亲的兄弟两个将来去照应一下燕祉禖。
正好皇帝陛下的七、八、九皇子也都是到了就学读书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