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问其理国之要。詹何对以修身之术。楚王又问理国何如?詹何曰:未闻身理而国乱者。陛下所明,实同古义。’”
尚槎这时候托着脑袋,若有所悟的点点头道,“夫子所言极是!能说出这样话来的君王,明明很明事理嘛。”
感觉这大约是尚槎在变相低头认错的傅理满意的说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尚槎,你知道自己失言了就好,这样吧,我看这全本也不短,你改抄两遍罢了。”
尚槎此时对上谄媚的一笑,“谢过夫子”,随后不多时又对燕祉祾嘀咕道,“可我还是觉得,二叔不会错……”
虽然觉得自己在尚槎这里扳回了一局,多多少少挽回了自己的一点面子,还算是顺利的结束了一天的教学进程。
可是直到今天的讲学结束之后,傅理也没有忘记要找尚沁算账的正经事。于是收拾好桌案上的东西之后,便气势汹汹的离开了学堂,七拐八拐的对着翰林院奔去。
此时翰林院的一间屋舍里,冷不丁的打了一个喷嚏的人,除了尚沁还能有谁?身材颀长,面容清秀的男子一身常服,头戴三梁乌纱帽,身穿素锦团领衫,腰间束了银钑花带,杂色贮丝的绫罗青袍上一方补子彩绣了白鹇,正是五品文官的打扮。
只是如何这位官居正五品的翰林学士,正五指张开的掐着一枚骨瓷的小碟子,里面还盛了满满的冰糖块,一面还能叨咕着“怎么突然打了喷嚏——难不成有人想我?最好不要让我知道是那个家伙,真是不请自来。”
很可惜,尚沁这次猜的并不准,因为来找他的人是傅理——这个尚沁自认为和他没有交情并且看不太上眼的皇家远亲,这便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活生生的例子。
来到翰林院门口的傅理客客气气的询问着学士大人所在何处,傅理是皇子们的师傅,也曾在翰林院任职,并不是生面孔,于是杂使的人恭敬地行礼尊称一句“夫子”,接着很快便将傅理领到了尚沁所在的房门之前。
傅理彬彬有礼的敲了敲门,很是有几分先礼后兵的意味,“尚大人可在?”
慵懒的声音含含糊糊的传来,“在下正是尚沁,您是?”
听到回答是简练的“傅理”两个字的尚沁倒没有表现出十分吃惊的样子,只淡淡的说道,“门并未锁,您请进来”就不再多言语。
窝了一肚子火的傅理怎么会和他客气,推开门之后抬腿就进了屋子,直接就开门见山的一个拱手道,“尚大人。”
尚沁赶紧揪过来一条帕子,细细的擦了擦左手的两指,也赶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