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动静就比较大了。因为家财被劫了去的师爷打算亲自出马,势在必得的要攻下山寨。
师爷比不得衙役,是读过圣贤书的人。知道远处有一座山,叫做介休绵山,当年晋文公重耳为了逼出来自己的恩人介子推出来受封赏,就干过一件值得后人效仿的事情——放火烧山。当然结局不太好,介子推死活不肯出山,愣是抱着一颗大树活活被烧死了。
只会读死书算什么本事,活学活用才是硬道理,这位聪明伶俐的师爷一声令下,衙役就变成了还不如土匪的东西,一人一把火,浇上松脂油,于是二头山立马就开始由小到大的上火了。
师爷笃信这群土匪不会像介子推一样那么有气节,所以一定会被火烧的活活逼出来,因而三面烧山之后只留下了一处活口,定能够如同瓮中捉鳖一样的将之捕获。
不过这位师爷的天文地理知识大概储备不足,二头山是小山包,比不得介休绵山的植被茂密,三面烧山的大火根本就没能连在一处。
折枝亭的人们自然是被火光吓到了,王二头在这个时候表现出了自己的领袖风范,叫所有人分别查探一番活路出口,分散着逃窜。王二头在打发完所有的喽啰之后,拉住了尚槎,向他的手里递了两块碎银和一张银票,“好歹也是兄弟一场,有缘再见吧——现在这里分道扬镳了。”
“使不得,”尚槎推诿了一番,“小生承蒙大当家搭救至此,大恩大德如此,怎么还能要您的钱呢。”
“不要就是看不起我!”王二头大喝道,接着又抓给了尚槎一根缰绳,“不说废话了,后会有期吧!”
“兄弟,后会有期!”尚槎拱了拱手,收下了那份情意,接着也翻身上了马,选择了一条和王二头不同的路线奔逃,“多多保重!”
☆、画糖
二头山在很久很久以后,也没有变成一处焦土。折枝亭自然毫发未损的屹立不倒,仍旧晃晃悠悠这那处牌匾。至于师爷带着的人马一直等到了天黑,也没有捉来一个逃窜的活口。
心下觉得疑惑的师爷终于忍不住这种守株待兔的徒劳,转而率领人马登上了小山。一路上没有发现任何烧焦的尸首,反而是人去楼空的一片狼藉。愤恨不已的众人索性只好又放了一把火,烧干净了折枝亭的一草一木,回去之后含糊交差,说是匪徒自己畏罪焚了老巢,然后下落不明。
这件浩浩荡荡的剿匪事业也因此告一段落,不再有人提起它的任何。师爷自认倒霉的重新准备了一份嫁妆又把女儿送走了去,也就是不了了之的选择了不再计较。
尚槎再一次蹬上马背,在无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