忐忑——不得不说养精蓄锐到近乎韬光养晦的炎国,如今真的是国力强盛到可以睥睨,但是一想到有一些些私心的掺杂,燕祉祾还是有些存疑。
“虽说姐姐一直未嫁,可朕也想问一句,”燕祉祾端着茶盏,问着立侍在一旁冬丽道,“以前的诗句里说啊,‘君去不来久,悠悠昏又明。片心因卜解,残梦过桥惊。圣泽如垂饵,沙场会息兵。凉风当为我,一一送砧声’。若是姐姐的家人征战在外,你必定是担心着急,那么,会不会以至于恨起皇帝来?可是要说真话啊,莫要哄朕。”
作者有话要说:
☆、鹧鸪飞
冬丽一时不太明白燕祉祾这么冷不丁的一问是什么意思,不过略作思索以后,还是给了燕祉祾一个答案,“奴婢不会。”
“莫要哄我。”燕祉祾淡然道,“说实话,朕便是想听听,为人妇者,为人母者,该是如何看朕攻打黎国。”
“怪是要怪,恨也有恨,可是如果我们不去打仗,要是黎国打来了,岂不是更麻烦?”冬丽柔声说道,“一将功成万骨枯,皇上,重要的是要民不畏战死——您若是能够好好抚恤将士,将军不克扣军饷,百姓们怎么会怨恨?”
“听朝臣他们说的那堆废话,都比不上姐姐这一番言语。”燕祉祾叹息道,“古人也说过,‘古之善将者,养人如养己子,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伤者泣而抚之,死者哀而葬之,饥者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智者礼而禄之,勇者赏而劝之。将能如此,所向必捷矣’。只要家里没有了后顾之忧,将士们在前线如何不能竭力作战?”
感慨完这些东西之后,燕祉祾便着手开始准备拟定征兵的号令——秋天就快要到了,秋主肃杀,适宜征战,粮米丰收,正适合出征。
因而在文人墨客还在吟咏着“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一番士子悲秋的论调的时候,燕祉祾却早就没有了这样的脾气。那都是年轻人才会做的事情,风流少年喜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