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在左江岸边的崇左县板利乡卜城村。他20岁那年,厌烦了手中的锄头,看不惯飘带似的左江和两岸的芒果树、甘蔗林,他要告别左江,走出十万大山,到广东沿海去淘金,去发财。人们说: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惠州。他卷起被裹,夹着行囊,踏进了惠州这块开发热土,往来穿梭的进口小汽车,雨后春笋般冒出的洋楼别墅,色彩迷离的旋转舞厅,五味飘香的海鲜餐馆,令他眼热,令他心醉。南北各地潮涌而来的多少穷光蛋一夜之间在这里变成了富婆大款,别人能行,他也能行,别人能有,他也应该有,他一不比别人蠢,二不比别人丑,甚至还多了几分机灵和英俊。他要赶上别人,超过别人,拼上三五年,赚成百上千万的钞票,盖最别致的洋楼,购最时新的小车,娶最迷人的女子,过最潇洒的生活。然而,现实与想像并不一样,开发区并非给所有的人都带来辉煌。炒地皮,他没有本钱;炒批条,他没有后台;炒股票,他没有关系。他只能在一家塑料厂打工。每月流血流汗换来的薪水,还不够上一次高档舞厅的花销。同样是人,为何别人活得那样洒脱,他却活得如此艰难。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他不甘庸庸碌碌地活下去,他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吃好喝好玩好,该过瘾的都要过足,那才不枉为一世人。他便与同厂打工的老乡农宽、熊雄远、卢超林等人纠集一团,干起了抢劫、越货到杀人的罪恶勾当。年仅23岁的许东泽,自然成了这个团伙的老大。
去年6月的一个傍晚,许东泽、农宽等6人,混上了惠州开往淡水的一辆“中巴”。当车行至麦地路国宾酒店门前时,他们掏出早已准备好的砍刀,威逼车上的十几名乘客,强行搜身,抢劫现金700多元。
这比打工挣钱来得快,来得多,且轻松十倍百倍。初试身手,尝到了甜头,便酝酿着更大的抢劫行动。这如同吸食海洛因的毒鬼,一旦上瘾,只会越吸越厉害。从去年6月至8月间,许东泽、农宽、熊雄远等人共在惠州等地的“中巴”车上实施抢劫、盗窃17次,掠夺财物数万元,手枪一支。
钱如流水般来,亦如流水般去。许东泽他们住高级宾馆,进高档酒楼,入高雅舞厅,玩高层次女人,花天酒地,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3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