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说来话长,此刀乃一好友所赠。”陶舟挥挥手,随便敷衍道。
老仆听闻,立即点头道:“此人与公子交情,想来非比寻常了。”
陶舟微微一笑,没有接话。老仆却不罢休,继续道:“听公子口音,似乎不是本地人。”
“噢,我打京城来。”
“原来是在京里当差。”老人陪上笑脸,“刚才公子说碑文不够完整,不知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碑上名单有误。”
“哪里有误?”
“好像少了一人。”
笑在脸上僵了一下,收了又放,却再也自然不起来。老人扶着石碑,讪讪道:“公子真会开玩笑,这话可不能乱讲……”
“老先生怎么知道我在乱讲?”陶舟抬头,一脸无辜。
“当年朝廷捉拿钦犯是有名录的,好像阎王的生死簿,叫你今日死,不会留你到明晨。梁家一百二十四个人,抓一个砍一个,无一错漏。那场浩劫,老身是亲眼所见……”说到最后,老人似乎力不可支,抓紧了碑石,身子微晃。陶舟忙站起来,扶老人坐到石阶上。
“何必如此紧张,您老误会了。”陶舟一手搭上对方肩膀,“我说的是这碑上少刻了一个人名,你去瞧瞧,是不是一百二十三个?”
老人急忙起身,凑上前去一看,果然,少写了一人。
“怎么会如此大意?”老人满脸愤恨,语调很是不满,但情绪已然放松。他一拂袖子便匆匆往外赶,“我去找人……”
“不过这么一说,此事也确有蹊跷。”陶舟站起身,紧跟在他背后。
“听说梁夫人当时身怀六甲,胎儿已快足月,可前几日起棺木,并无发现婴儿骸骨,你说奇不奇怪?”
老人刚踏出门槛的左脚,又收了回来。站在门前挺直腰杆,岿然不动的样子,好似门神一座。
门外移栽的松柏,夏日里更显葱郁,将堂前檐下,掩在一片森森绿意之中。
此时关外,答克汗在女真的加持下,已杀了巴图,夺回部落大权。不久前,有叛逃过来的汉人向他献计,建议鞑靼入关。
“好主意啊大汗。”手下几个将领都摩拳擦掌,激动万分。自答克汗掌权以来,他们与大宣朝是两不相犯,这股劲已经憋很久了。
“行,去抢他三天三夜。”答克汗一拍桌子,众人欢呼。
朝廷格局动荡,已久不发饷,故而边军士气低落,导致答克汗南下势如破竹。闾阳、望平、广宁均不堪一击,很快落入敌手。
攘外必先安内,周敏深谙此道,关外战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