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要你将他留给我。
次日,谨明帝昭告天下,传位于太子洪弈,二皇子洪远封为亲王。朝中虽有不愿,事已至此也不可阻止。
即位之日,朝廷上群臣皆出,吉服入会如仪。读策毕,谨明帝以传国玉玺绶东面授皇太子。当日洪弈以随侯珠、斩蛇宝剑告令群臣,群臣皆伏称万岁,号为谨昭帝。当即大赦天下。
举国欢庆,北漠使者来贺。谨昭帝洪弈于清风殿设宴,接待使者。自此两国暂时交好。似是和平繁华之世。
登基大典还未结束,却未想半夜养心殿入了刺客,一阵兵荒马乱之后,才知北漠使者竟是暗藏杀机,混入帝王宫内意图对谨昭帝行刺,使南谨陷入无主状态,以此引起内乱。
当夜边关告急,北漠突袭至十丈原,形势一时间甚是严峻。
刚继位不久的谨昭帝洪弈,立刻就繁忙起来。
而谁也不知,大将军王镇欢誓死守卫有称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十丈原,以中箭后差点废掉一只肩膀为代价,最终与北漠暂时休战,这一休,便是十年。
周寻一早便去了皇宫,三年一度的殿试席卷了整个南谨,由于应试者皆为贡士,倒也不是人满为患。
由着张公公领他去了养心殿的东暖阁,端端正正的等在外头,不一会儿,张公公掀起帘子,示意他进去。周寻便走了进去。
入眼的便是绛色的常服,谨昭帝坐在木炕的坐褥上看书。
“臣周寻恭请皇上圣安。”周寻停顿了一下,才缓缓地跪安。
洪弈将他的停顿看在眼里,握着书的修长手指略有点颤:“起来吧。”
然后他看着周寻渐渐起身,跪在了红边的厚毡垫上,作出听候的姿势。
“今年的秋闱爱卿是否有建议?”
周寻道:“今年贤良比往常都要多上许多,殿试的题目还应当出的更细致才可。”
“那你说说如何更加细致。”
“以往不过是由内阁预拟,然后呈请皇上选定,今年皇上可直接拟题。而以往殿试题在策问与诗赋中选其一,不如今年就两者皆为题。抑或是另加试其他皆可。”
回答之后见无后续,周寻忍不住抬头看了洪弈一眼,见他目光定在自己身上,不明不昧,什么也看不透。那个曾扑在他身上的十六岁少年,经过一年的时光,像是脱胎换骨一半,再也看不到当初稚嫩的模样。
他听到年轻的君王缓缓开口,入耳的声音醇厚威严。
“周寻,如今朕掌管了这江山,你可否一直助我,待整个人间平安昌盛,共看那北漠风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