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换衣,前去见客。进厅就笑道:“俞大人久候了!”
俞秋和穆启赶紧起身相迎,俞秋道:“听得汪公从北地打了胜仗回来,特来道贺。”
转头命仆人呈上礼单,汪直随身的小太监接了去呈给汪直。汪直开了贴一看,笑道:“俞大人还是如此客气,快请座。此位是?”
俞秋给他介绍:“这是小婿穆启,今春新晋的进士,现在户部做个小小的主事。”
“哦~听说过,少年进士,果然英气逼人哪!俞公有福,招的个好女婿呀!”
穆启赶忙上前拜见,口称“汪公”,自称“学生”。
汪直喜欢附庸风雅,见士子这样谦虚,心下大悦,哈哈大笑,连忙扶起道:“咱当不得新进士老爷一拜。”这汪直在山西军中呆久了,倒是喜欢用这军中的称呼自称,显得有男子气些,说的多了,就成了习惯。唉,也只能口头上沾沾光了。
穆启连忙笑道:“汪公声名广布,德被天下,谁人不知?今又战功赫赫,古往今来,又有几个人能比得。学生一介文人,只不过识几个字罢了,也上不得战场为国杀敌,因此更久仰汪公,今日才得见,荣幸之至,这拜,不过是出于本心罢了。”
汪直更加高兴,满面笑容,直说,“来人,拿咱平日用的玉如意来,送给这穆公子,些微礼物,做个见面礼罢。后生可畏,长江后浪推前浪,俞大人,咱们都老喽~”
俞秋也附和。
见话说的差不多了,俞秋就放低声音道:“汪公,今日登门,却还有件为难的事要请教汪公。”
说罢看了看左右,汪直会意,摆摆手,遣走了手下人。
门一关,穆启就跪倒在地,一个头磕到地上,痛哭起来。
汪直纳闷,忙弯腰扶起来,道:“贤契这是干什么?有什么为难的事尽管说来。”
他既然称自己是贤契,穆启乐得套近乎,立刻大哭道:“小侄对不起汪公,此次回乡祭祖,胡大人与小侄同行要去游玩,胡大人……”哽咽不已。
汪直更纳闷,“胡林?咱倒有半年多没见过他了,他有何事?”
穆启放声大哭:“胡大人殁了。”
汪直吃了一惊道:“他身体好好的,三十几岁,怎么就殁了?什么病?”
“不是得病,都怪小侄,因为到家后事忙,不及劝阻,胡大人酒后与人争竞,误中刀伤殒命。”
“啊?哪个胆大的敢伤咱的干儿子!”汪直一拍圈椅的把手,站起来喝道。
穆启心里腹诽道:是你干儿子,不是我的。嘴上却忙道:“都怪小侄,都怪小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