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则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1
“贤弟请听,孟子言:人性之善也,犹如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恻隐、羞恶、是非、恭敬之心,此谓四心也。”1
这是孟子性善论的忠实簇拥者。
另一个学子不堪示弱的发表自己的观点:“人之性恶,其性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1
这是认为人性本恶,生而追逐利益不休的。
另一个学子“咳咳”两声,待众人看过来之后,“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1
这是认为人出生没有善恶,都是外在环境的影响下逐渐产生的变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1
这倒是和贾赦的观点一致,认为人出生即有善有恶,发扬哪一方面就会产生不同的人。
“性无善与无不善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1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4页 / 共1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