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容易摆脱了这些学子,派了长随去购置物品,自己则是找章伯安排了宿舍,准备和学子们一同吃住。
※※※※※※※※※※※※※※※※※※※※
参考文献或化用:
1.王充《论衡·率性》:1性者,盖有善有恶也。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以善长;恶者,养而致之以恶长。2豆麦之种,与稻梁殊,然食能去饥;小人君子,禀性异类乎?譬诸五谷皆为用,实不异而效殊者,禀气有厚泊,故性有善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2.孟子《孟子·公孙丑章句下》:不敢请耳,固所愿也。
3.孟子《孟子·告子章句上》:1人人皆有恻隐、羞恶、是非、恭敬之心,此谓四心也。2性之善也,犹如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4.荀子《荀子·性恶》:人之性恶,其性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
5.墨子《墨子·所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6.扬雄《法言·修身》: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7.告子《孟子·告子章句下》:性无善与无不善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8页 / 共1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