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崔猴子,又诳五爷!”
“这蜜雪蟾是假的,却和真的也似,竟是拿白肚蛤蟆涂了蜜汁儿做的!”
金小猫摇摇头:“算了……既无缘,想它作甚!凡崔侯拿出的,几时不用来算计人。我先头就没觉得他会与我真的。”
虞五宝犹自愤愤,金小猫却上前拉着虞五宝的手,两个并肩站在亭中:“既出来了,陶公这里又甚美,不如就当散散心吧!”
“嗯……”虞五宝良久方答。
只他却把目光放得远远的,似要透过重重雪幕,看向汴梁宫中:“小猫儿,这世上有个地方,人人都想去坐一坐。可是,要想坐一坐,也要看本事的。”
“不狠毒,不狡诈,不无情,是不好赢过旁人的!”
“这天下,真要不太平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七十七回:金銮殿上议纷纷
十一月二十八日,乃刘太后寿辰。之前,各地敬献无数祥瑞以贺,诸如金陵白龟陇南白虎之类不一而足。然,最教人惊讶的,便是先头隐匿民间已久的,被人猜测不已的外头哥儿,头一次在这般正式场合提及。
此事倒也不算突兀。
自那日西山小庭与安宁侯崔峥一会小半月之后,这外头哥儿的原本说法便全然倒了一个个儿。崔侯外室所出并非实情,官家外室所出,乃是正路。崔侯当街抢子,非是要拿来做自家儿子,而是不忍看到龙子龙孙沦落民间,是以算的上是忠义之行。倒是官家,把个亲生小儿留于民间,虽说有保全之意,到底也有失天伦之趣。自家小儿,原本就该在父母身边,哪能搁在外头不闻不问,叫个无关旁人带着教养……
官家乍知此事之时,传闻已是甚嚣尘上。芸芸众口,官家也压制不得。不光朝臣议论,便是太子,也曾皱着眉头前来问询。刚刚把太子好言劝走,庞妃又哭哭啼啼前来,官家只得再把庞妃安慰一二,后又是诸嫔妃……如是者再三,官家实在焦头烂额。
及至十一月二十日,安宁侯崔峥涕泪交加,口称死罪,伏地不起,上了一封令人闻之落泪的奏折,只道自家拾得小儿,不意竟是隐市龙子,实在惶恐,万望陛下赎罪。因不知陛下有何难处,才把小儿藏于民间,峥愿与陛下分忧,万死不辞。峥自家子嗣艰难,因此更对父子分离心痛不已,唯盼陛下与龙子,能够相聚共享天伦……
安宁侯此奏,真真在早朝上炸开。
两派官员争论不休。一方道崔峥存心不轨,随意拿个小儿就抹黑官家,另一方却道官家有失厚道,便是生个帝姬也不合搁在民间随意教养,何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