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后宫不得干政。就是后宫里各位娘娘小主也是不得私自召见外臣的,哪怕是见娘家亲属也是要向皇帝请旨的。可这皇后娘娘能跳过皇帝这茬召见施怀香却也有理可循:一来,施怀香并未在朝为官,自然不算外臣;二来,施怀香尚未满十八周岁,在延昌还算不得成年男子,也不用特别避讳。而且,这施府作为皇后的娘家也没个主事的女眷,所以,无论探望还是召见,施怀香都是最佳人选。
也没用多大功夫就到了坤宁宫了。殿宇华丽且祥和,门口早有宫婢候着,才见着施怀香就进门禀告去了。施怀香直接被请入东暖阁,见罗汉床上坐一位宫装妇人便躬身拜下:“皇后娘娘万福。”“怀香不必多礼,快快请起。”皇后轻抬手臂,又招呼贵公公等人:“你们都下去吧。对了,叫御膳房那边备些百花糕还有鲂鱼汤。”施怀香心下明了:这就是要留膳了。
见人都退走,皇后便笑盈盈地朝施怀香招招手:“怀香,来,坐到本宫身边来。”施怀香也是少了刚进门的拘谨,叫一声“表姑母”就在罗汉床的另一头坐下了。
只见这皇后娘娘保养得当,举手投足颇显涵养,到底是宫里的女人。其实,要真算起来施家也谈不上是这位皇后娘娘的亲娘家。当年皇上微服私访初下江淮,一眼便瞧中了这良城知府家的小姐。很巧,与京城施家同姓。施小姐闺名红玉,生得秀外慧中,青年皇帝喜欢非常,便想纳入后宫为妃。可这红玉小姐家世实在算不得显赫,其父虽为知府却无多大功绩,故纳红玉入后宫恐无立足之地,这事搞的皇帝很是头疼。于是派了人去查这红玉小姐的家族渊源。这查来查去还真就替她找到一门显赫的亲戚——京城施家。那时还是施老太爷在世的时候,也不知是拐了多少道弯的亲戚,这忠勇爵更是与那施知府素无往来。可皇帝哪管这些,这忠勇爵世侄女的帽子直接扣到红玉小姐头上,便高高兴兴地把人带回了宫,封了玉妃。这施老太爷还能怎么说呀,毕竟是一个宗族的,又是入宫为妃,对施家来说也是好事。于是这施老太爷多了个侄女,当时还是户部尚书的施诚多了个表妹。再后来,施怀文和施怀香就多了这个表姑母。按施怀香的话说,就是施家莫名其妙的与皇家有了裙带关系而成了那么丁点儿的皇亲国戚。为此,施怀香还被忠君爱国的施丞相扣上个对皇上大不敬的罪名。
令施老太爷和施丞相倍感欣慰的是这红玉小姐为人谦和,识大体。逢年过节也与施家常有走动。更难得的是她虽然贵为皇妃,甚至之后贵为皇后,都不曾对皇帝提出任何过分要求,其父仍旧安心做那良城知府直到三年前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