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谨知道谨言慎行的保身之道,一切小心翼翼,为方氏打点宫内琐务,却怀着旁的心思。”
“不得不说,此人十分了得,知道太子未死,依傍皇家才是正道,于是自中秋夜太祖驾崩,方皇后临朝时,他便已全盘计划好。偷出了那本名册,开始在宫内准备成祖归来时的大小事宜。”
李效开口道:“所以黑甲军破外城后,唐鸿等人攻陷内城才来的如此简单。”
许凌云答:“对,他听见外城告破,便马上将太监集中于一处,亲自出外寻勤王军投诚,投诚后带着唐鸿的令牌,与部分兵士回入宫内,把文官,皇族带到御书房外,以免误伤。所以皇城一半是不敌王师之威,另一半则是被叛徒所卖。”
“那便如何?”李效道。
许凌云道:“先前集结数名大臣,在王师离京的一百二十里外,便呈上血书效忠的,也是这个黄谨。”
李效道:“很聪明。”
许凌云:“待得成祖登基后,此人一跃荣升高位,开始借天子之力,排除异己。”
李效哂道:“成祖不可能全听他的。”
许凌云说:“的确,但成祖当上皇帝,总有些与从前不一样了,忠言,谗言混在一处,后世自知对错,能辨忠奸,然当时在位的人,又有几个分得清楚?成祖虽素来以决断服人,权衡利弊后,也有不少是听了他的主张。”
“此人遂成了我大虞百年宦官之乱的祸根……因为,他是个太监。”
——卷三·罢宴·终——
原来是红烛流光泄满回廊,相爷他朝金榜,将旧事全忘。
到如今身富贵荣华自享,忘却了旧日风光。
到如今这堂前红烛通宵明亮,照不见当年你受苦亲娘。
——《罢宴》
61、 明凰殿
长乐元年,八月十五。
京师,金碧辉煌。
太和殿上的金瓦被日光灼得着了火,朝臣三拜,李庆成一身袍服,懒懒倚在龙椅上,漫不经心道:“众卿平身。”
这些朝臣至少有一半是方皇后提拔的人,他们在李谋当政期间或被方家重金收买,于六部混个无关痛痒的小官职,或是仕途不得已,碌碌而为。
方皇后当权时,手头无人可用,便提拔了所有她认为忠诚,或是不至于给她添乱的人。
而原本李庆成敬畏的朝中老臣,足够以父辈威严来震慑天子的大学士,武将等不是灭族抄家,便是革职告老,都不在了。
李庆成归朝后论功行赏,主将六名:殷烈封征北大将军,依旧回守枫关。北良王赐银十万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