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在十五岁那年花落谢家。
功名权利,如花美眷,一时间,他成了世人羡慕称道的焦点。可还没等人们谈论的兴趣过去,圣旨一下,局势瞬间天翻地覆。
定北侯谢奉临意图谋反,被下属告发。圣上大怒,夺其爵位,抄其九族。念定北侯三十年为朝廷效忠,立下汗马功劳,圣上破例开恩,本是凌迟处死,抄灭九族的罪,轻判为族人降为奴籍,发往边疆服劳役。
而他,在一方望族瞬息消失,天下兵马易主这样的大事中,依旧能成为天下人茶余饭后谈论的最大焦点。这不得不归功于当今皇上对他的“法外开恩”。
对于他的处决,皇帝单独下了一道旨意。
削其□,籍没宫中为奴。
于是天下人对此侃侃而谈。
有人说,皇帝英明。这招高啊,让谢家的独子入宫做了太监,既能防止谢家再蠢蠢欲动,又能让谢家断子绝孙,即便是谢家夺了天下,谢奉临做了皇帝,谢家也无子孙可传帝位了。
还有人说,这是皇帝念着多年来谢家公子的伴读情谊,不忍他在边塞苦寒之地受苦,便留下了他。可又不得不堵住众臣悠悠之口,遂命他做了卑贱的太监。
更多的人认为,这是皇帝有意辱他,折磨他。谁让他不长眼,哪家的姑娘不娶,偏偏看上了皇帝喜欢的女人。
谢家倒下的同月,清芝郡主奉旨入宫。
正感叹间,前面传来嘈杂声响。定睛一看,好像有两人挡住了那人的路。心想,谁呀,赶着送死呢。
忙快走两步上前。原来是兵部尚书胡啸笛和工部尚书郭易如。这二位如今正得圣心,张德快步走去,身形掩了那人,笑道:“见过二位大人。可是奉旨进宫议事?”
张德可是皇帝跟前伺候之人,胡啸笛八面玲珑,自是少不得与之赔笑:“我二人奉命前往御书房,劳张总管费心了。”
“请吧。”说的客气,动作却现了本人的不耐烦。张德拉着一直沉默在后的那人的衣袖,不等两位尚书移步,便要先走。
“等等。”
郭易如挡住路。虽说是个文人,骨架却生的奇大,加之近年来好酒好菜的供着,肥肉肆长。挡在前面,是一堵很厚实的墙。
“郭大人,可还有事?”
“呵呵,我与这位小公公有些事,不敢耽误总管,请总管忙去吧。”
话音落,郭易如瞟了一眼不断拉扯他衣袖的胡啸笛。忽略胡啸笛有警告意味的眼色,侧身一步,踏到那人面前来。
“谢归其,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敢目中无人。见了尚书大人,都不用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