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这回真帮不了你了。他急急奔向太师府,冯太师正在书房等他,“二杨和王章族诛之事,你可听说?”“弟子已有所耳闻。”冯太师抚着胡子,面色凝重,“好。为师现在命你,若京师下达诏命要你勤王,你须抗旨不从。”郭从义愣了片刻,才道:“是郭威要起事?”“不错。”冯太师赞许地看着他的爱徒,“刘承佑小儿昏庸,听信苏逢吉和李业的谗言把忠臣全给斩了。这个天下,就是尧舜在世也回天乏术。”郭从义心下一寒,他清楚地记得刘承佑登基之日恩师曾信誓旦旦地宣誓效忠,如今未出三年便倒了戈。前几次改朝换代时,自己都是没什么权利的小军吏,不比今日手握重兵。现在,他是有左右历史的权力的,至少他这么认为。 “弟子非尧舜在世,但若有弟子在,大汉便能多一分希望……”冯太师声色俱厉,喝道:“愚蠢!黄口小儿,不知天高地厚。”郭从义不敢再言。其实郭从义早就知道,若不是墙头草在这个乱世绝对无法幸存。只是要真的抛弃气节和忠诚,他郭从义还没有下定这个决心。“在下有一友人,现下被困狱中,若能得此人相助……”冯太师打断他的话,“可是杨青羽?此人做过你的副将,的确是可用之才,可惜投错了门第。”郭从义愕然,冯太师笑道:“你任用杨青羽为副将,竟不曾查探他的老底。此人在十一岁时投进杨烈门下,本不姓杨。”郭从义惊道:“既是义子,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为何此事鲜为人知?”冯太师笑而不言,他知道爱徒能想通其中关节。“莫非是为了躲避仇家?”郭从义皱眉道。冯太师大笑,“不错。你可知这仇家是何人?”他不再打哑谜了,低声道:“正是前朝天子,以及当今天子,以及后世天子。”“杨青羽是大唐李氏后裔?”冯太师赞许地点头道:“正是。其母是昭宗膝下端王之女,其父名为朱邪玄玉,是李克用的异母弟。李从珂时,朱邪玄玉厌恶朝廷腐败和政治斗争,叛出后唐李氏,带着一支朱邪氏族人回归沙陀族,恢复了本姓,过起了原本的游牧生活。其母当是流落到了蓟州附近被其部落掳去的。”郭从义点头道:“后唐亡之已久,不甚要紧。但存念光复大唐之人恐怕不少,据我所知归义节度使,河西节度使,武平节度使等独立藩镇皆有此意。朱温以来历代皇室都视李氏后裔为大忌,若得之便格杀勿论。”他心下一沉,“莫非圣上已知此事,才以谋反之名族诛杨烈?”冯太师笑道:“刘承佑小儿若知此事,焉能留得杨烈到今日。”郭从义急道:“师父,弟子和杨青羽相处多时,深知此人是个将才。如今蒙上了不白之冤,还请师父设法一救。”冯太师笑道:“好,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