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但无论什么怎么说就是满足了五种基本需求,名利双收。这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最高理想和精神慰安。再想想什么“不能流芳百世,宁可遗臭万年。”这种把“名”的追求推向极端的行为,刘慎言只能摊摊手,人各有志。
不过就算那儒家说过’富贵于我如浮云‘的孔老爷子,不也是一边“人不知而不愠”,一边又感叹“没有人知道我啊!”
刘慎言清晰的记得,孔子作《春秋》的目的为了“自见于后世”。
说穿了,还是名利二字在作祟。
大概,皇帝也逃不过这些。
……
想着想着,刘慎言感觉自个儿是在自相矛盾,有些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一遍吐槽着别人喜欢引经据典的说服自己,一遍又作茧自缚的拿着陈芝麻烂谷子的破事来佐证自己。
自个儿也算不得是个心理上强大的人。
懒得要死还怕事。
多亏这辈子投了个位高权重的爹。
不过小皇帝不也有个位高权重的爹么?
刘慎言莫名的想到个物极必反,祸福相依。显赫到了极点,卑贱到了极点都会受制于形式。
不过,自个还不是天天受制于自己的老爹?
……
想来想去都是无意义的,因为他是刘慎言,不是那个小鬼,更不是皇帝。
……
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是最愚蠢也是无聊的事情。
……
听着外面打更的梆子声,刘慎言知道时间不早了。
小皇帝怎么样,办寿宴为了什么也不是自己该操心的事。
人闲情多。
刘慎言推开门,接过门口立着的小厮手上的面巾,抹了一把脸,迷迷糊糊的朝着宫门晃过去……
应该不会迟到吧!
应该不会。
作者有话要说: 有点私货过多的样子……看着乐一乐呗,就当看一傻逼自得其乐……呀呀哟,要是有高中的孩子们看,也许写作文能用用,哈哈哈哈,不要版权费……好吧,这本质还是一本小说……这本书看上去正经一点的标题应该都是我的私货……不支持考据党考据,不过支持辩论……
☆、乞丐
刘慎言顶着风,尾随着一干大臣走到了珑宇台下看小皇帝祭天。
站在最后面就是舒坦。前面都是站得直直的重臣,后面都是一群歪歪扭扭的小吏。
刘慎言觉得偷点小懒什么,真是令人开心。
……
看看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