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政估算着。从张政在汉国建起第一座炼铁高炉到现在已经有一年的时间,张政和工匠们不断的对高炉进行改进,最早的高炉差不多都报废了。现在墨卿看到的是刚建造完成的新一代高炉。
“汉王说笑了,几万斤铁堆在那儿要比这高炉高很多。这高炉虽然高大,炼出几万斤铁是不可能的。”墨卿觉得张政有点儿夸大其词了。
张政笑了笑带着墨卿走的离高炉更近一点儿说道:“这种高炉炼铁是连续的,不断从上边加入矿石和燃料,从下边放出铁水。只要炉内的耐火材料不烧穿,总可以生产下去。我说几万斤铁是一个保守的估计,这个高炉外边使用了铁制的炉体,内部的耐火材料的配比更合理,我想这座高炉可以连续生产很长时间,生产几万斤铁不成问题。”
这时工匠过来向张政禀报可以出铁水了。工匠们知道张政要来,故意掐着时间,有心在张政面前表演一番,炉门打开通红的铁水流了出来,被导入事先做好的沙模之中。
墨卿站在那里仔细的观察着这一切,根本顾不得飞溅的火星和迎面扑来的热浪。
看着眼前的铁水不断的冷却,变成一块块的铁锭,墨卿还是有很多的疑问。“汉王同样是将矿石放在火上烧,为什么这里炼出来的就可以凝固成铁锭,其他人炼出来的是一团黑乎乎的渣子,只有煅打之后才能得到一点儿熟铁,要不就是烧出来一些又硬又脆的生铁?”
墨卿现在所提的实际上是阻碍秦朝铁器制造的最大障碍,对于墨卿的疑问,张政知无不言。“这主要是一个温度问题。其他人炼铁炉所达到的温度都太低。原因是他们的炼铁炉都是敞口的,不利于保温,为了助燃又向炉内吹入冷风,使得炉温变得更低。”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