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不过我也真的没有什么赚钱的路子,麻烦村长给大家说说,不是我不想带大家赚钱,而是我没有这个本事。”
虽然这个话刘福林是传到了,但是村民们大部分不相信啊。
一口气卖2000斤桃子出去呢,而且全部都是按零售价卖出去的,这要是没路子,谁信?
特别是又到了一年续签合同的时候,村里人都盯着汪成贵家的反应,见他果然同上年一样,没有和县供销合作社签订收购合同,村民们心里也打起了小算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们算过了,根据汪成贵家里的桃子产量,被供销合作社收购和自己按零售价卖出去,少了好几千块钱的收益。
村里人一年的收入,也就是几千块钱好吗?
这么算下来,这桃子啊,还是留着自己卖更划算。
至于能不能卖出去的问题,村民们还真没有考虑这么多。
汪成贵家里不就全卖出去了吗?
于是这一年,竹溪村有很多村民都没有和县供销合作社继续签订黄桃的收购合同,只有少数村民自认不是做生意的料,老老实实继续签合同。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