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这便开口道:“杨家主母刚去世不久,做为最小的儿子,六少爷是要在家里丁忧的,暂时不会来京师,只是主母离去时有一心愿,盼望着六少爷能接过老爷的衣钵,为朝廷做事,为皇上尽忠。还说以后有机会一定要跟着王公公好好学学做人的道理呢。”
“哈哈哈。”王振大笑出声,他才不会相信一个好好的人愿意和自己这个太监去学。但收了礼就要办事,尤其还是这么贵重的礼物,更不可能白拿了,这也算是一种职业操守。再说这要求实在不算太高,不过就是想要一个官身罢了,就凭着人家老子是杨荣,是五朝辅臣,那家人原本就应该受到蒙阴才是。“行了,本公知道了,有机会在皇上面前会替六少爷讨一个差事的。”
“谢谢王公公。还有,六少爷办的《杨报》马上进入京师,只是有些人颇有微词,说里面写的一些东西并非是儒家之学。但其实里面多是记载着忠君之事,也记录着我大明朝的丰功伟绩,在伴随着几个杜撰出来的故事搏人一笑罢了。说起来这不过就是六少爷随便写的一个东西罢了,实在没有什么其它的意思,只是要搏一个名声罢了。您也知道,六少爷今年才刚十六岁呢。还有,这里面有两成是归公公您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杨海想到《杨报》随着他的到来进入京师之事,便提前打了一个伏笔,算是先报了备。当然,按着杨晨东所说的,私办报刊的事情可大可小,主要在于怎么说,一旦说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书刊,那便会给人一种先入为主的想法。而只要王振认可了这个东西,想必推行的问题就不大了。不过是付出两成的好处,长久来看,怎么都是值得的。
刚听到杨晨东吩咐事情的时候,杨海都被六少爷的手笔给吓到了。这直接就送出了两成好处,非有大魄力之人不足以做成。他甚至从这件事情中看到了六少爷的魄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