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杨报》突一出现,其精彩的内容的确是吸引了不少人的欢喜,但同时也受到了一部分的不看好。他们对于此报到底是属什么性质,是何作用而在私下里展开了讨论。只是皇上一直没有表态,让大家一时拿不定主意,不知如何去做罢了。
已经由黑码头回到了建宁府的杨晨东,一直在注意着京师那里的动静。
《杨报》不过就是试水之物。此时还没有什么知识产权,更没有什么舆论导向之说。他也不知道此物是不是能在京师站稳脚跟?但他清楚,如果大明连这点东西都接受不了的话,那他以后行事只能更加的小心与谨慎了。甚至以后是不是要有京师一行都有待商榷。
在杨晨东的关注之下,历史的车轮继续如常的转动着。正统十一年七月十四,三杨中的最后一杨“南杨”杨溥卒。
杨溥一死,代表着三杨时代的彻底的结束,他们原本所在的一些势力也开始受到了打击,一些想要取尔代之的势力也开始了蠢蠢欲动。
在杨浦死后一个多月,事件开始爆发,让人想不到的是,已经在京师中看似站稳脚跟的《杨报》竟然是首当其冲。这一日大殿之上,展开了一场突然间针对杨荣后人的声讨事件。
杨荣在位的时候被人称为“东杨”,更任职于工部尚书,辅臣、大学士等职,自然是权势滔天,因此倒是提拔了一些人,但位置就那么多,自然也就是得罪了一批人。
为此很多人心中耿耿于怀,只是一直苦于没有机会。如今杨溥身死,三杨没落,自然少不得一些落井下石之人。甚至还有些人错误的认为,他们这样做也应该符合王振的意愿。因为在正统三年的时候,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