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将军王笑看,先时尚神色自若。
那献画的便以为是讨得了欢喜,忙更仔细的比画着那画面的匠心,又说到那题诗的好处,忍不住朗朗念着:“水光潋滟……”
却见大将军王神色微变。
那人也注意到了,忙噤声。未料王却道:“谁让你停了?再念!”
那人忙又重头念起:“水光潋滟晴方好……”
还没读完,又是一声:“念!”
于是,又”水光潋滟……”
就这样反反复复,也不知是念到了多少遍,大将军王忽然闭上了眼睛,低声唤了句什么,随之便怔怔的落下泪来,唬得众人都慌了神。
那念诗的虽也大惊,却仍不敢停下,于是就这样一遍遍的继续着,可谁也猜不透这句诗里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玄机。
只有一旁的之惟清楚,父王那一声低唤,唤的必定是——潋。
窗外的红叶燃烧似火,不是不想含笑相看,只是因为……难以忘怀。
这年秋叶燃尽的时候,圣上驾崩。遗命传帝位于皇次子摄政王昱。
摄政王于大行皇帝灵前即位。
朝议,先帝谥号”文武大广孝皇帝”,为纪念他在位时全盛的文治武功。
大将军王率百官于新皇御座前宣誓忠诚,自此忙于辅佐朝政。
第二年元旦,新皇改年号,靖平。
似乎也真应和了这样的年号,以后的日子果然都海晏河清,天下安泰。
光阴荏苒中,于之惟,一切仿佛都已经过去,直到有一天,午夜梦回,他走进兰苑,只见月下幽兰初绽,叶上水雾朦胧,如同泪眼,闻得芳香满怀,恍若如烟昨日扑面而来。就在那一刹那,眼眶猛的灼热,再也抑制不住哽咽。许久再抬眼时,却见对面站着一人,正是他的父王——不知何时来此,更不知何时,怎与他一样泪湿春衫?
这时才知道,岁月与他们开了个最最残酷的玩笑:明明执意要带走的东西,却偏偏遗落在了原地,教人每一次的发誓忘记,便是每一次的牢牢记起。
而那时已是靖平三年。
第二天,他收到了父王留下的一封手书,只有五个字:“我还是想他。”看到信时,人已不见。
他知父王再不会回来,心中丝丝惆怅,却也没有意外。
不久后,十七岁的他继承了兰王爵位,成了众兄弟中唯一在成年前就封王的。
册封那天,他注视着面前三柱青烟袅袅入天。
天边云中,谁的目光穿越了岁月悠远,温和的,阳光悠然。
觉得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