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宫女太监。可毕竟那嘴长在他们身上,言论也并非以强权和旨意就能止得住的。有人传自然也会有人信,你让那些老臣百姓如何看待你?人言可畏,这道理皇帝难道不清楚?”
亦岚轻吸一口气:“儿臣都明白,只是朕如今并无中意的女子,又何苦耽误她们前程?再说,儿臣也根本无心大婚……”
“耽误前程?”太皇太后冷哼一声,“一个女子最好的前程便是能入宫侍奉皇上左右。天下哪个女子不想嫁给皇上?何来‘耽误’一说?你难道真想让人讹传说当今圣上是个断袖之徒?哀家相信,你与那忠宁侯之间没有那样的关系,可皇帝就算无中意女子,也该尽早大婚平定平定外头的谣言传闻。”
亦岚这时才突然发觉太皇太后的老练,她的话缜密得体得让人连拒绝的理由都找不出。相比于太皇太后,他自己未免还是不够老成。亦岚仍在原地,一言未发。沉默着,也在无声的对抗着。
还没等太皇太后再次开口,一个小太监很不识趣的进来请旨,“太皇太后,御膳房已将午膳备好了。太皇太后该用膳了。”
太皇太后冷着脸,向那御膳房太监一挥手,“都撤了,哀家不用。”
那小太监面露难色,询问着望向亦岚,“皇上,这……?”
“太皇太后的午膳送进来,你们都退下吧。”亦岚吩咐道。
那小太监噤若寒蝉,再没眼色也看得出这局面该回避一下。将午膳都端上来之后便小心翼翼的退下了。
所有的宫人都退下后,整个寿康宫只剩下亦岚和太皇太后两人。“皇祖母,有什么事不能心平气和的商议?非要以绝食相逼儿臣呢?皇祖母用膳吧,切不可为儿臣损伤了凤体。”
太皇太后神情依旧冷漠,“皇帝迟迟不肯大婚,蟠云便注定后继无人。那哀家有何颜面去见我蟠云的列祖列宗?”太皇太后又闭上双眼,“皇帝也不必再费口舌劝我这个老太婆了。哀家已经老了,能辅佐三朝君王已是三生有幸。唯有这件事是四十余年来最为失败的。只能以死向祖宗谢罪了。”
亦岚一时噎住,一句话也说不出。身为皇帝直至二十三岁也迟迟不大婚的确十分不合礼法。太皇太后已经老了,再这样以绝食相逼,那身体如何消受得住?他不知为何,自己一定要做这最艰难的选择。一边是礼法与孝心,另一边是自己颇为看重的一份感情。如果两边注定无法两全,他又该怎样选择?
正当亦岚想得出神之时,太皇太后又开了口:“哀家不知皇帝为何如此固执,一直坚持着不肯大婚。可是不管怎么说,蟠云必要有皇室血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