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鼻子羞羞脸。于是再也不敢哭,硬着头皮强撑,居然也坚持了下来。
阿尔沙克心中有数,便不去追问那个“别人”是何人,只是将他拥得更紧了。
“忘了他吧,他根本就不把你当回事。何必对一个不爱你的人苦苦相思?放开手,另外寻找属于你自己的幸福,把他气的吐血。”
李月支只是轻笑,淡淡道:“我也对你不好,从来没把你当回事。既然你看得怎么透,为什么不先放手呢?”
两个人都不说话了。他们共乘一骑,信马由缰,骏马驮着两人慢悠悠地走。
正午时分,神圣米库鲁节的祈福仪式正式开始。在祭坛的正前方,搭着一个搭棚子。阿尔沙克坐在首座,让李月支坐在自己的旁边,不顾旁人奇怪的眼神。
围绕着祭坛,人们一圈又一圈地聚拢着。担任主持祭祀的哈列廖在图腾前吟唱、祈祷,献上一只两岁左右的白色小羊。
两队年轻人分别从两边走上祭坛,他们分别穿着红蓝种颜色的衣服。主持祭祀的哈列廖依次将圣水点在他们的额头上,跟着将把只作为祭品的羊宰杀,割去头和蹄,扎紧食道,放置于祭坛前开阔的草坪上。红蓝两队骑着马隔着草坪虎视耽耽,哈列廖一宣布开始,便蜂拥而上。为祈福而举行的叼羊竞赛正式开始了。
这是一种集勇猛、顽强和机智于一体的马背竞赛。参加叼羊的人数可多可少,少则可以几十人,多则上百人,比赛分两队。
马快者抢先一步将羊俯身拾起,夹在蹬下或驮着,慌不择路地奔跑。其他骑手不甘示弱,紧追不舍,飞马上前争夺,夺得难解难分。
叼羊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西宛有句谚语:“摔跤见力气,叼羊见勇气”。每一队中都有冲群、叼夺、
掩护、驮遁和追赶阻挡等分工,而且讲究战略战术。比如一旦夺得羊羔,其他同伴有的前拽绳,有的后抽马背,前拉后推,左右护卫才能冲出重围,它既需要个人娴熟的技巧,又要集体的密切配合。激烈的争夺中,有时会有数百骑围作一团,左拥右挤。在比赛中,经反复多次较量,小羊数易其主。
卡哈拉克是阿尔沙克的长子,今年十五岁,是红队的队长,负责冲群与抢夺。这是他第一次在如此隆重的仪式上担任重职。血气方刚的少年将这次看得极重,他不断暗暗发誓,今次的胜利者一定要是自己。于是在抢夺中总是一马当先,不让分毫。开始他还能平心静气、规规矩矩地比赛,但是当手中的小羊再次被夺走的时候,他红了眼,蓝队中那名先锋实在太厉害了,已经不止一次从他手中把羊抢走。卡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