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都能当故事听了,小孩儿也能坐得住。
等下午时,两个小的经常跟着大柱后边转。谨儿会认字,会讲故事(就算谨儿讲的七零八落,二柱也听得挺有滋味的),二柱觉得挺厉害,自己比不过,就把自己哥哥拿出来显摆,把大柱上树摸鸟蛋,下河摸鱼虾的事说的天花乱坠。谨儿才四岁,在杜仲平身边一直娇养着,哪怕一时半会儿看不见,杜仲平都着急,哪里听过乡下孩子的玩意儿呢?大柱在谨儿眼里的印象立马就高大起来了。
大柱倒是乐意带着谨儿和自家弟弟玩儿,杜家没有那么多的活儿让他天天干,现在不但自己到杜家,弟弟也跟着来了,自己带带小孩子,有什么呢?拿出对自家弟弟也没有的十二万耐心对待谨儿,对谨儿提出的一切问题,不但在口头上回答,有空还会弄点实物给谨儿看,弄得谨儿更喜欢他了。
转眼,到了榆钱下来的时候了。要说这榆钱,真真是个好东西。榆树每年春天还没长叶之前,枝头上就密密的长了榆钱,嫩绿的颜色,圆圆的形状,中间有个小鼓包,吃到嘴里有一丝丝的甜,还有点儿清香,并没有半点苦味。比起地上的野菜,同样能吃的柳叶,这些都带着些苦味的东西,榆钱更受欢迎。
小孩儿生吃可以当零嘴,大人拿了榆钱或做面汤,或和面蒸了吃,又可以填肚子。因此每年到了这时候,一般人家都会去摘榆钱吃。
今年大柱既然当了孩子头儿,就和杜仲平说,带着谨儿也去。反正自己爬树,二柱带着谨儿在底下等着就行,不会有危险。
哪知杜仲平听了,竟然也十分感兴趣,还把杜安也叫过来,商量着一起去。杜安也只有十九岁,自从去年秋天进了山捡秋之后,对于这些不花钱只要动动手就能得到的野物很有兴趣,当下就预备了个大筐,一起去。
村子边河沿上就有不少榆树,都是野生野长的,也没人给去修个枝剪个岔什么的,这些树都长得四仰八叉的,倒不是很高。长得密的榆钱都在上头,大柱挽了挽袖子,看身上没有什么容易刮着的地方,几下就爬上树了。
二柱挺得意,自己大哥就是厉害,谨儿看着大柱利落的上树,睁大了眼睛,握着小拳头盯着。大柱几下爬到树上,找到个大枝杈稳住自己,一手扶着树,一手把长满了榆钱的树枝掰下来,扔到地上。
二柱欢呼一声扑过去,揪着点儿榆钱送到嘴里,看到谨儿还愣着,忙招呼他过去。随着树上扔下来的枝条越来越多,两个小的一边吃,一边把枝条放进杜安的大筐里。两个大人自然不能像小孩儿似的从地上捡,杜安找了棵比较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