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叔叔和婶婶你们都不是没能力的人,叔叔以前在厂里,绝对的技术骨干,年年拿标兵的;婶婶你在门市部也是大姐大,我之前到厂子里找你的时候可都看见了,那些经销单位的什么大老板,哪个不是见了你都服服帖帖的。”
“现在纺织厂关了,那是国家需要,大势所趋,就跟三峡建大坝要我搬家一样,没得办法,但政府也不会不管我们,现在的情况就是机会有了,但你得自己努力,自己争取,我觉得像叔叔婶婶你们这样有真本事的,就应该利用好这次机会,咱就找最能赚钱的事情来干。”
周清茹一席话说得掷地有声,她事先并没有打过腹稿,完全是即兴发挥。
这几日她不断钻研“4050工程”的政策和细节,越是深入了解越是觉得市政府的这一举措简直就是周学根和朱红娟这类人的福音。
看似下岗丢了工作,其实是给手上真正有“金刚钻”的人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不再被相对固化的体制所束缚,而是一头扎进飞速发展的市场环境当中。
“茹茹,但我看这个4050工程的申请有条件限制啊,需要男性50岁以上,叔叔我可没到这个年龄啊。”
眼看朱红娟没有继续“发难”,周清茹心想有戏,而此时周学根也适时地插嘴,提出了一个“疑问”。
“叔叔你是不行,但是婶婶可以啊,你们都是协保人员,完全符合基本条件,到时候由婶婶来提交创业项目的申请,一样可以享受各种政策扶持和税收优惠。不过叔叔,我不得不说,咱家这大事情,还得靠婶婶,我们两个就是做小帮手的命。”
在周清茹的“糖衣炮弹”攻势下,朱红娟的情绪明显缓和下来,甚至还主动“抢过了”周学根手上的资料,似乎在寻找某个重要的信息。
“本金呢?申请这个什么4050项目不用本金吗?难道政府会出钱让我们做生意吗?”
周清茹微微一笑,心想婶婶果然最关心的还是钱,要申请创业项目,启动资金是回避不了的问题,也是最难说服朱红娟的关键,幸好对此她早已有了决定。
“婶婶,项目启动资金的测算表在这页,我挑出了一些投入适中,比较热门的项目做了标记,基本上预算都在三到四万。”
周清茹还没说完,就看到朱红娟眉头一皱,于是乎立刻甩出了“王炸”,正是一张存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