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有些人则是觉得,剧中两个主角真的好好哭啊,分开的那么多年,在那个时候通讯不发达,别说听听对方声音,就连下落都只能靠着道听途说来的一点点蛛丝马迹,一直不放弃地在寻找对方。最后在一起实属不易,谢幕前那个拥抱真的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这些人在搜台词的时候,竟然发现了一个叫你的小孩的微博账号,微博里好些内容竟然和台词一模一样。
后面有人开始猜,这会不会是根据真人真事来写的?有人开始在网上联系微博内容和话剧写小作文,最后传出来的版本,精彩程度不亚于网文网站里的。
孟新辞没有料到会这样,从试演结束后,孟新辞就再也没管过《安于何处》,不去管剧院怎么排座,也没去看网上的评论。
好像就只是做完了一项工作一样,这件事对他来说就已经任务完成。实则是害怕自己做的不够好,害怕那些评论会不如他的意,不敢看,就干脆不去看。
他知道徐春晔不待见他,他也不去触霉头,一头扎进儿童部。他都想好了,等他再攒点钱,把大三的学费和生活费攒够,还是要忙着专业课的,到时候就推辞自己太忙了,以后就不来了。
进话剧院原本就是为了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是他自己后面痴心妄想妄图以为凭着一点点自以为天赋的东西,就想踏足这个行业。没想到事情没做好,反而闯了那么大一场祸,还好最后也补救回来了,不然他可能要被徐春晔整个吞了。
从徐开慈最近的生活情况就能看得出来,对孟新辞和徐开慈的取向,徐春晔是一点都不能接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