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儿呆,所以谨记二小姐的话:不跟不熟的人讲话。
她瞧了福喜一眼,缩回头,噔噔噔跑回了倒座。
四月十八的京师光景清丽,王孙公子、文人墨客,来来往往,坐轿乘马,端的一曲海晏河清下的人间富丽。
今年的花神宴设在御林山庄的地月云居,北靠香雪廊,东临云清胜,整座园子四面环绕湖泊、流溪,宛若一座明岛。
受邀的十八家贵妇呼奴唤婢,热闹中又不失优雅地汇集此处。
今年的贵妇身畔皆伴着个族中最为出色的姑娘,各个娇妍妩媚,与满园初夏盛放的鲜花相得益彰。
太后在宫人的簇拥下不疾不徐穿过香雪廊。
廊下一片晚开的豆绿牡丹,甚至还有一株世间独一无二的花王银丝天紫,她也只是侧首慵懒地瞧一眼。
直到对面沿廊阔步走来个秀颀身影,太后漫不经心的眸子方才轰然点亮,脸上漾开了止不住的笑意。
太后娘娘笑起来国色天香,右脸颊却偏偏有颗小梨涡儿,令不怒自威的凤仪又多了几分动人。
“阿淮。”她温柔道。
来人正是肃王韩意淮。
十七八岁的少年人,劲瘦挺拔,面若玉郎,穿着圆领常服,但只需一眼就能辨出常服的衣料并不寻常,薄如蝉翼,流动如云,随着步履翩然间似有月华流纹,此乃南广贡品苎丝布。
非缙绅士大夫不服葛,而非皇室不服苎丝,这里的苎丝说的便是南广苎丝布,以蚕丝和细麻合织而成,柔滑纤薄,恍若天衣。
韩意淮眉梢含笑迎上,躬身长揖,“儿臣给母后请安,愿母后千岁千千岁。”
太后莞尔,挽起他的手,细细询问这段时日的饮食作息,有无不习惯之处。
肃王娓娓作答,伶俐的口齿哄得太后娘娘一路时不时掩袖失笑,间或以指轻轻推一下他脑门,“你这泼猴儿。”
主子们沉浸天伦之乐,宫人们即跟着放松,随行宫婢胆子大些的也会偷偷瞄上两眼,肃王真好看,还带着几分少年的调皮,来之前手里分明拿着个鞠,见着母后一下子丢给了身后的内侍。
各家贵妇千金聚在地月云居的春堂休整,边喝茶边聊天,直到一位身段修长的掌事姑姑进来宣太后娘娘的召,方起身依序前往正殿谒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